的事实信息能否被原被告或控辩双方用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和案件裁判者能否以此形成证据事实。如果其形式上和实质上都具有真实性,就完成了对其的识别、认定, 》第6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明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15] 如英国1968年制定的《民事证据法》第2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377.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管辖权问题,原审已经解决。当事人在重审程序中对案件,重新提出管辖权异议,其实质是对管辖权的异议权的再度行使,而《民事诉讼法》并没有给予被告两次行使 重审法院不应受理。 我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管辖权的审查,分为主动审查和被动审查两种形式,其主动审查是在立案受理程序中发生,《民事诉讼法》第108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608.html -
了解详情
1996年等多次修改,但从信息公开制度的起源来看,最早的规范表现形式为美国的《管家法》(Housekeeping Act),该法授权行政机关长官控制其所主管机关的 不能充分举证,则可裁定将裁量性信息予以公开。 因此,法院的消极审查和积极审查,在公开推定原则之下,通过举证责任倒置于政府机关,两者相通相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28.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代理人的辅助;(3)董事会或者委员会的决议必须是在获得充分的信息和资料,认真审查和评价的基础上作出的;(4)董事会或者委员会在向法院请求驳回 审议的公司法修改草案虽然也规定了股东提起股东代表诉讼时,应首先以书面的形式向监事会提出追究董事责任的诉讼请求,[52]但是由于即使监事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46.html -
了解详情
又是相对的,这就决定在庭审过程中对鉴定结论进行质证,包括两方面,庭前审查和庭审审查,通过对鉴定结论采信的分析,提出了对司法鉴定结论采信的几点 形式不易或不能证实的案件事实,但不能因此认为鉴定结论的证明力高于其它证据形式。 其次,关于同一个案件事实不同鉴定机构做出的不同鉴定结论之间的采信问题。 在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273.html -
了解详情
应接受检察官的建议,但诉辩协议不能产生约束法官的效力。经过形式和实质的双重审查,法官认为诉辩协议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违反基本的公序良 辩诉交易能否洋为中用.人民法院报,2002-09-11(B1). [17]沈宗灵.论法律移植和比较法学.外国法译评,1995,第1期,第1页 [18]冯卓慧.法律移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57.html -
了解详情
衡量,因此又称为法益权衡说。社会相当性说,以社会生活之法律秩序的全体精神加以审查认定,如该行为并未超过社会生活之常规时,即得阻却违法。容许之危险说,即 排除不符合该要件的行为,而对符合构成要件该当性的行为再进行实质性判断,从而从形式上和实质上来认定犯罪。张明楷教授对此亦认为:当行为不具有形式的违法性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89.html -
了解详情
的新要求、新期待,网上立案新举措是合乎时宜的。然而网上立案有何利弊和如何完善网上立案,笔者结合司法实践,浅谈如下: 一、网上立案的程序和利弊 未委托律师的个人无权使用,当事人只能通过律师事务所和执业律师进行网上立案申请。 5、形式审查抑或实质审查。国外网上立案采取形式审查,如书记官仅仅对当事人及律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49.html -
了解详情
开庭原则的法定化等,这些措施有利于促进庭审的迅速化和实质化,从客观上推动了日本刑事诉讼的科学化和进步性。但是,陪审员制度在具有以上积极意义的同时,其 的作用。建议对人民陪审员的职能进行合理划分。具体而言就是陪审员的主要职能是审查证据和认定案件事实,法官的主要职能是主持庭审,解决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只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081.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完善,逐步规制宏观调控失范行为,以使宏观调控权之设定和行使行为的形式合法性和实质合法性趋于统一,并最终达致宏观调控法治化的目标。正是从这一 预算法》仅在第39条规定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但没有具体规定中央预算审查和批准权行使的三大程序,即审查程序、表决程序、公布程序。再如,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9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