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和证明责任等综合因素,民事诉讼中的事实证明具有相对性。[20]因此,符合法律的裁判不一定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有新的证据推翻原裁判即属于审判具有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页304-326。 [7]参见刘家兴: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回顾与思考,《中外法学》2007年第5期,页625。 [8]参见潘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69.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和证明责任等综合因素,民事诉讼中的事实证明具有相对性。[20]因此,符合法律的裁判不一定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有新的证据推翻原裁判即属于审判具有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页304-326。 [7]参见刘家兴: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回顾与思考,《中外法学》2007年第5期,页625。 [8]参见潘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6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救济手段来看,诉讼欺诈行为不需要刑事司法诈骗论罪的介入。诉讼欺诈最主要的后果便是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欺骗与虚假证据问题。民事诉讼法通过合理分配举证责任、鉴定、质证等程序给与双方当事人同等的权利,如果受害方举证质证能力足够,那么总体来说案件事实与客观事实是一致,判决也是正确的。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006.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证明标准是一把尺子,衡量何时证明成功;同时证明标准也决定对某个具体内容的法官心证,它决定法官必须凭什么才算得到心证。 第三种观点认为, 的证明对象不同,证明标准不同。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是指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与案件有关的情况。比如对于不动产的所有权证明需要提供产权证、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057.html -
了解详情
树木享有所有权。 【审判】 平舆县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原、被告各自提供证人来证明树的所有权,证人证言内容相互对立,且种树已事隔多年,故仅靠证人证言不足以 证据,可以认定原告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明显大于被告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原告的举证达到了民事诉讼中的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本案法官成功地运用了优势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029.html -
了解详情
(下)》,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23页。 [17] 陈计男:《民事诉讼法论(上)》,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4页。 [18] [美]理查 卷第1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40] 汤维建:《论美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调查与证据交换兼与我国作简单比较》,载《中国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48.html -
了解详情
有理有据地说服教育当事人遵守法律,履行自己的义务,使纠纷能彻底、迅速地解决。 基于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及 逾期举证,可能只相差一天,人民法院就不组织质证,对方当事人可以基于此预见到法院的判决结果而拒绝调解,最终导致另一方当事人败诉。这样可能难以使该当事人及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601.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问题混同,追本溯源,这固然与我国长期只要求社会成员承担责任而忽视个体权利的文化传统有关,但反思或批判只有以建设为目的才有意义,因此,就我国时下正 ,弄清了这几个概念及其与取证或取证权利的关系,也就基本上界定了取证权利。 1、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 民事证据是民事诉讼中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282.html -
了解详情
自身的特点,但与版权有关的诉讼本质上属于民事诉讼的一部分(只有极少数属于刑事诉讼),讨论版权纠纷审判中的证据规则问题不外乎集中在举证、认证两个主要问题 的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 我国《规定》第三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984.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事实的基本原则。[1]根据自由心证主义,在民事诉讼中,法官认定作为裁判基础的事实可以斟酌所有的证据方法而不受任何限制;此外,某一要证事实是否能够被 相反,言词辩论笔录若没有关于某一方式内容之记载,法院即应作出该程序不适法的判断。当然,言词辩论笔录仅对于言词辩论方式这一程序性事项之证明具有绝对的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