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明确了死缓两年期满后的法律后果。具体来说,要正确理解《计划》关于死缓制度的上述规定,一方面必须准确把握死刑适用的标准,只有罪行极其严重且符合刑法 审判程序,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等程序控制的内容,并明确提出要坚持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并重的原则。可以说,就死刑的程序控制而言,从办理死刑案件应当坚持的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615.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迁就现实,过于谨慎不思改革;但又要求不能不顾现实而过分超前,造成制度的虚置和空转。[18]因此,我们需要对刑事二审审理方式进行冷静、全面的思考 理由提出上诉或抗诉,都必须开庭审理。因为,死刑案件是剥夺被告人生命的案件,人命攸关,一旦错误,无法挽回。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是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落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70.html -
了解详情
唐律和宋律进行一些对比研究。其着眼点不在于区分两者的高下,而是期望通过这种研究,探讨一下中国古代刑事控告制度的一些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并期望对完善当今我国的刑事 刑部属尚书省六部之一,主管全国司法行政,并负责复核大理寺判决的流刑以下及州县判决的徒刑以上的案件;御史台为监察机关,负责纠察百官。并参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71.html -
了解详情
并统一行使之;渐进式,就是维持死刑核准权由两级法院行使的模式,但在高级人民法院增设死刑复核庭,待条件成熟时,再将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 正如 这点和有的学者阐有的法官对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利益的看重及其后续反应想吻合。而且在建构“一步到位式”的制度的条件未基本具备和未比较成熟情况下还可以起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5.html -
了解详情
,也将会不同程度地改变轻视量刑程序的观念和行为。 2、关于被告人上诉、申诉与服刑改造。 因量刑不当提起上诉、申诉的案件比较常见。罪犯在进入服刑场所,和其他 非罪的关系、罪与刑罚的关系;证据与证人、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和法庭审理程序,而有关量刑规范、量刑程序等量刑制度问题被长期忽视,似乎量刑公正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71.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改变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国家六部委《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在法定期限内未能办结的案件,应当改变强制措施。如因做司法鉴定占用 严格限制第二审程序、再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中书面审理方式的适用,扩大审判公开范围;D、建立保障警察、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E、明确规定“三长会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8.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复议,如果检察院不接受,还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应当 制度。因为立法上关于羁押期限的规定,完全可能被侦查机关所突破,但是因为有了司法审查制度的存在,法官可以在羁押期间内对羁押的合法性加以审查,从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657.html -
了解详情
,大多数证据法论文都是在介绍国外尤其美国的某项证据制度或者规则,而甚少关于中国证据法问题的深入研究。笔者并不否认介绍国外相关制度的重要性,但一篇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 卫东、李训虎:《分而治之:完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一种思路》,载周国均、陈卫东:《死刑复核程序专题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530.html -
了解详情
充分利用审判资源优势,通过庭审直播、公开宣判、举办禁毒法制讲座、建立禁毒对象帮教制度、与社区、学校、团体建立禁毒协作机制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禁毒宣传 从重处罚情节,判处二人以上死刑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并有利于全案量刑平衡的,可以依法判处。 对于部分共同犯罪人未到案的案件,在案被告人与未到案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1076.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情节,判处二人以上死刑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并有利于全案量刑平衡的,可以依法判处。 对于部分共同犯罪人未到案的案件,在案被告人与未到案 Z某涉嫌严重毒品犯罪,后委托人由于经济问题单方终止委托 相关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国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 量刑标准:毒品犯罪量刑标准 立案标准:毒品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24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