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不会比专业的民庭法官高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刑事审判后可以更换审判组织成员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更是与审判权行使的亲历性原则相左。刑事诉讼法关于 经济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有利于加害人的刑事责任处置的诉讼活动,包括经济赔偿和解和刑事责任处理两个程序过程。发挥刑事和解制度兼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630.html -
了解详情
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7号)都明确规定了 的人格权等遭受侵害而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一方面肯定被害人可以在刑事判决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另一方面却又规定即使在刑事案件审结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72.html -
了解详情
置之不理,再加上在程序安排上缺乏被告人与被害人精神层面的沟通交流,被害人通过诉讼寻求精神抚慰心理康复的机会彻底丧失。 被害人缺乏实体权利。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赋予 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并已给付,被害人又坚持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所以,对于它们的处理结果也只能以调解的方式出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69.html -
了解详情
损失或者物质损失的场合,也就是说,只要被害人遭受了财产或物质损失的,就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却缩小了该范围,仅仅局限在因人身权利 裁定补偿金的法院有权命令被害人或其他领取补偿金的人返还全部或部分补偿金。这样可以避免被害人获得双重补偿。 以上是笔者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并结合当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235.html -
了解详情
这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又是正常的事情,一方面空头判决在世界上事实存在,如外国法院可以判处某人上百年的监禁等,实际上也没有意义,但作为法律规则仍应坚持作出这样 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依此规定应当受理,但受理后审限如何计算?旨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99.html -
了解详情
有的案件,本来刑事部分事实清楚、案情简单,刑事法官可以及时判决,由于附带了复杂的民事诉讼,刑事法官先研究民事法律,使刑事审判受其影响不能做到高效率的 ,其效果就大相径庭。我院近二年针对一起交通肇事赔偿执行案、一起故意伤害附带民事赔偿执行案、一起雇工损害赔偿执行案、三起针对同一被执行人的民间借贷执行案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60.html -
了解详情
以公民为限,对于外国人、无国籍人在中国境内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是符合入世的精神,同时也是对国际条约的信守。在现实生活 》第43条规定法人、其他组织对其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要承担民事责任是有所不同的。假如单位职工借用单位的名义进行犯罪活动,单位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041.html -
了解详情
查明案件 事实,对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而且更为关切自身被犯罪行为侵犯后遭受的一系列损失的民事救济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对被害人来说更为现实、急速、其关心后者更甚于前者 的诉讼负担。 (五)、正确裁判的局限性。当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能同时审结,同时作出裁判时,无疑可以避免法院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但是,当所附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63.html -
了解详情
但这时调解必须是在事实比较清楚的情况下进行,这个事实清楚应当是通过卷宗材料就可以看出事实的来龙去脉,被告人也主动认罪的,主动讲清了案件发生的事实经过。对于 ,再进行调解或者在庭审后调整一下调解方式再进行调解,完全是可以调解好的。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方式方法 1、牢固树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案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39.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中进行选择,从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更为便捷的救济方式。 尽管笔者主张赋予被害人诉讼程序主张选择权,但笔者认为要严格限制这种选择权的范围,否则会造成权利滥用 进行,只有在特定情形下才允许当事人在刑事程序启动之前先行提起民事诉讼。具体来说,大体上可以包括下列情形:自诉案件中,自诉人不请求追究侵害人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