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于统一。因为违法行为矫治法取代劳动教养制度,符合《立法法》关于“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只能由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摆脱了劳动教养制度遭受合法性质疑的窘境。另一方面, 的适用对象无能为力。换个角度讲,违法行为矫治法不能纳入刑法,作为行政强制措施单独立法,既符合我国长期以来不轻易入罪的刑事法律传统,也顺应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17.html -
了解详情
上述原因,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国家权力,依然有各自鲜明的特点。行政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组织管理国家内部事务和外交活动的权力,其内容相当广泛和繁杂,既 相连,为被执行人所有和支配,因而是可以作为客体的。是否是客体以能否采取强制措施作为衡量标准显然是不妥的。行政权指向的客体目前理论界尚未涉及,笔者粗浅谈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05.html -
了解详情
个案中的司法权力式微才最终造成法院整个公信力的减少或丧失。我们认为,法院在行政审判中缺乏权威首先是因为我国缺乏维护法院权威的硬性规定,现有法律规定对于行政诉讼中 法院和法官广泛的为维护法庭秩序而采取即时强制措施的权力,英美的藐视法庭罪的规定值得借鉴。其次,对行政机关的行为缺乏程序限制也是影响法院权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63.html -
了解详情
道德约束,可能导致“弱肉强食”或者“搭便车”现象,影响社会公平、公正,激化矛盾。比如,行政法律的制定主要取决于各种不同利益之间的博弈,这是决定立法结果的基本机制, 一个利益的需要成比例。比如,当行政机关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时,必须选择能够实现行政目标所需的最小损害的强制措施,不得过度,更不得滥用。任何权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2.html -
了解详情
惩罚犯罪分子,而是借刑事侦察之名滥用职权,可不认定为刑事侦查行为,而视为行政职权的滥用。当事人不服该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三、 “行政指导”下,对不听从指导的农民采取了强制措施,甚至是暴力措施。那么该具有强制措施的行为则不属于行政指导行为。当事人对该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14.html -
了解详情
是法律责任的一种特殊形式,……无论狭义理解或是广义理解,行政责任毕竟是行政强制的一部分。”〔1〕按此说法,行政责任是仅由相对人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这显然 等救济措施;三是特殊的法定救济,它有时排除所有其他的救济。这些救济措施都有其特殊的程序,它们分别类似于我国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中的各项具体制度和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13.html -
了解详情
平等、契约自由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的大前提下,展开了各种各样的干预政策和措施。国家和市民社会由分离走向交融,二者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起来。从世界各国 行政强制执行难-执行者感到棘手,被执行者也多有抱怨甚至抵制。关于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某些程序,如表明身份、告知权利、质证、辩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78.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自己制定的,不属于“法”的范围,它既在约束相对人,也当约束自己。行政机关违反这种程序,算是“违反法定程序”吗?如果主张肯定,那么“法”的范围自然被“扩大化 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将分别规制两种行为:“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强制法》将为这两类行为设置不同的程序与救济途径,所以准确划清这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82.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庭负责审查和执行。”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又发出通知,将这一规定变更为“由行政庭负责审查,由执行庭负责执行”。这个变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非诉讼 是为了给义务人自动履行义务以新的机会,以减少强制措施的使用频率。通过上述改造以后,阻止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进入执行过程的初衷可以实现,法院执行体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92.html -
了解详情
也许,熟谙无效理论的人可以发现,司法解释确定的不予执行裁定之标准,隐约与行政行为无效标准接近-只是强调“明显”瑕疵而没有兼及“重大”瑕疵。但是,司法解释起草者似乎 ,处于弱势地位的我怎么可能不服从呢?如果行政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我能直接与之对抗吗?我又如何判断行政行为是无效的?而且,在国家威权主义相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