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构成原则。(3)刑事立法应具有协调性,与其性质类似的信用证诈骗罪可以由单位构成,而信用卡诈骗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在立法上明显不协调。为此,我们建议, 公法上的犯罪行为的转变,二者具有主体的同一性。其他人为了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持信用卡消费或者提取现金,都谈不上是透支行为,而是直接的诈骗活动。恶意透支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4385.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收入来源不稳定或没有固定收入、个人信用意识不强等原因,这些人往往在无意间触犯了“信用卡诈骗罪”。信用卡用户在刷卡消费时,银行可以从商家那里获取消费金额0.5%~5%不等的收费,当信用卡用户由于各种原因逾期还款时,银行还可以获得逾期金额每天万分之五的滚动利息。有人曾经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7642.html -
了解详情
伪造信用卡的行为是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的,刑法同时又规定了信用卡诈骗罪,但是,对于伪造信用卡并加以使用的行为应如何处理,刑法则没有作出具体规定,理论 完全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以伪造行为作为认定的依据并无不妥,因为行为人伪造信用卡的目的就是为了牟利,而具体的使用行为正体现了行为人的牟利目的。需要指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207.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三、信用卡诈骗罪的量刑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 为目的”。如果这样处理,是严重违背法理的。 1.银行是一个民事主体,在发放信用卡活动中不具有特殊身份,他与持卡人之间形成的是最高额循环借贷协议。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601.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最为普遍、最为常见、涉案最多的犯罪。为进一步惩治和预防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2009年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了《关于办理 此项约定,应当严格遵守。登记持卡人将卡交给实际持卡人的授权行为相当于是对信用卡相应额度的财产的处置行为,与交给实际持卡人相应金额现金无异,不过交给实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915.html -
了解详情
间和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间,分别持其办理的中国工商银行信用卡,在本市以刷卡消费方式支取人民币共计733 389.12元,还款共计人民币721 116. 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四)项之规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且数额巨大,提请法院予以惩处。被告人游某某当庭对公诉机关指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8001.html -
了解详情
,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 评析: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恶意透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中的要件,对于判定行为人的行为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1995年6月30日 民事纠纷相区别。依照刑法第196条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要满足如下条件: 一、恶意透支的主体为“持卡人”。所谓“持卡人”,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74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或骗取有偿服务的目的。二、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1、本罪与非罪的界限对于诈骗财物的犯罪而言,被骗数额 。数额较小,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应以犯罪论 。除此之外,对于涉及信用卡透支的问题,必须严格区分恶意透支与善意透支的界限。关键在于行为人有无非法占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36.html -
了解详情
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即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催收既包括书面催收,也包括口头催收,但仅限于对持卡人催收,对保证人或者 知情人、经办人;(6)诈骗数额、牟利、营利、挥霍情况;(7)是否曾因信用卡诈骗受过查处、处罚等;(8)共同犯罪的,问清犯罪嫌疑人之间关于犯意提起、分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1695.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所有权,同时使银行向本无权支配使用该银行卡账户下钱款的人错误地进行支付,也侵害了信用卡的正常结算管理制度,侵害了国家正常金融管理秩序。所以,许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作者简介】 戴建军,单位为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赵静,单位为宿迁市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