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前者指既判力对哪些人产生拘束力,后者则是指判决书中哪些内容由约束力。确认判决不同与其他判决就在于前者,其他判决一般仅对案件 行使的角度考虑,似乎忽略了原告权利的保障,偏离行政诉讼制度的终极目的。[xlviii] 第二、行政确认之诉的适用范围过窄。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行政诉讼的受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97.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寻求救济,也拒不履行义务。如此,使得行政诉讼案件受案数量少,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受案数量多。 第二、行政干预、权力干预行政诉讼现象非常普遍,导致行政相对人 托关系,走后门,搞不正之风,而且如此屡试屡成,特别是求助新闻媒体,人民法院的判决书的效力与一篇新闻稿的效果是无可比对的。在一次县长信访接待日,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66.html -
了解详情
报道。即使犯罪嫌疑人对警方作了供述,也不得提及。并且不允许在审前发表任何证据以及评论意见。违者就可能构成藐视法庭罪,被处以罚金或徒刑 1443-1444. [19] 该条规定,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20] 李希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34.html -
了解详情
《法制日报》记者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得到证实,该院日前作出的一份行政判决书,撤销原审判决和行政复议决定,责令宁波市鄞州区政府重新作出复议决定,这个案件是浙江 具有合法性。据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七条第二款第(二)项之规定,确认龙南县人民政府拆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7214.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异议,书证材料能够证明房屋权属清楚 的,可认定权属清楚、无争议;第二,虽有第三人异议,但该异议经登记机关判断明显不成立的,可 出版社1998年版,第426页。 [3] 参见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2004)丰行初字第39号行政判决书。 [4] 参见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2004)丰行初字第76号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695.html -
了解详情
,于是多次上访申诉。法院也多次复查,复查后也以法院行政判决书只针对房产局的颁证、注销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未对房产的归属等民事法律关系进行审理 的情况下,应当允许分别审理、分别判决,即两案两判。第二,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上诉审的审理原则有所不同,行政诉讼上诉审实行全面审查原则,而民事诉讼的上诉审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6.html -
了解详情
。 [11] 《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规划局与黑龙江汇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行政处罚纠纷上诉案》,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1999)行终字第20号。 [12] 姜明 :《法律的训诫》,刘庸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导言第二章。 [16] 奥托.迈耶:《德国行政法》,刘飞译,商务印书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481.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由来中表述会出现前后不衔接的问题。三是2004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一审行政判决书样式(试行)》(以下简称《样式》),对作为类的行政案件的案由 新的权利,科以新的义务。是否与被诉行为存在着利害关系,根据《解释》第二十七条规定,由起诉人负证明责任。起诉人只要能证明与被诉行为存在利害关系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53.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由来中表述会出现前后不衔接的问题。三是2004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一审行政判决书样式(试行)》(以下简称《样式》),对作为类的行政案件的案由 新的权利,科以新的义务。是否与被诉行为存在着利害关系,根据《解释》第二十七条规定,由起诉人负证明责任。起诉人只要能证明与被诉行为存在利害关系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12.html -
了解详情
管辖中的选择范围。二是取消基层法院对行政案件的管辖权,中级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中级、高级和最高人民法院设巡回法庭审查行政案件。三是取消各级人民法院行政 月内签发支付命令。4个月经过以后,会计员有义务根据判决书的正本付款,不用支付命令。第二,行政机关如果对法院的赔偿判决或撤销判决不采取必要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4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