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Bater)中,丹宁勋爵认为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和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都不是绝对的。一个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明标准可以是盖然性占优势,但是在大于0.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1]李艳.也论民事诉讼证明标准[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73.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基本是不可能的。 另外,从概率的角度来看,对刑事案件的证明总是概率性的,而非绝对性的。概率是指称某事件发生可能性的量 正义。因此,确立排除合理怀疑为移送审查起诉时的证明标准是合理的。 四、确立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保障措施 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不仅明确了移送审查起诉时应达到的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72.html -
了解详情
、完整性的补救。因此,对于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可以比刑事诉讼的要求低一些。2、诉讼案件的性质不同,相关的诉讼原则、诉讼制度和程序也会有所不同,这些不同, [6]卞建林、郭志媛,论诉讼证明的相对性,中国法学,2001(2)。[7]陈卫东、刘计划,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体系的若干思考,法律科学,200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89.html -
了解详情
而来。[9]客观真实只能成为刑事案件证明的一个客观要求,它告诫办案人员要奋力地接近它,它决不能成为个案的一个具体的证明标准。[10]因此,法律真实说 出版社2000年版第208-209页。 [10]樊崇义:《客观真实管见兼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 [11]前引[6],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6.html -
了解详情
的重要标志是樊崇义教授在2000年第1期《中国法学》发表《客观真实管见兼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一文(该文正式引致客观真实学说与法律真实学说的交锋 其次,市场经济讲求效率,民事纠纷往往要求快捷地解决,在这种要求下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应当低于刑事案件。 笔者不赞同这种二元制的观点。理由在于:第一,诉讼证明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2.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无疑,方得定罪。[8]《大清律例》规定:凡在外审理案件,应照案内人犯籍贯,批委该管地方官审理明白,申详完结, 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应当高于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具体而言,该标准应当排除一切怀疑((beyond any doubt) [341](p.27)。 最后,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否定了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63.html -
了解详情
的。其次,市场经济讲求效率,民事纠纷往往要求快捷地解决,在这种要求下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应当低于刑事案件。笔者不赞同这种二元制的观点。理由在于:第一,诉讼证明标准为 表现为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否一致,即一元制抑或二元制之争。 ⑵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兼论司法证明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65.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法学》2012年第2期 【摘要】近年来,有利被告论在国内备受热议。然而,关于有利被告是只适用于程序刑法还是同时适用于实体刑法,以及其在 第1项关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具有对应性。第1项表明,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在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第3项则规定的是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06.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标准就可以有所不同,如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就可以不同。由此可见,证明目的是就行为过程而言的,体现了证明活动的追求和方向,是带有一定理想色彩的 有限的。 [8]所以,要司法人员完全发现案件的客观真实是非常困难的。 (2)强调事实认定的完全确定性。现行证明标准是以可知论为基础,由确实充分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97.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为厦门大学。 【注释】 [1]在国内法层面,对于在民事、刑事案件的特定情况下应该分别采取何种证明标准这一问题,一直以来存在较大争论。这一争论在 规则做出判决。 【参考文献】 {1}王学棉.证明标准研究以民事诉讼为中心[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 {2}汤维建,陈开欣.试论英美证据法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