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方面的汇报,以免使上级法院的法官们产生预断。因为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度。刑事诉讼当事人(被害人除外)若对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在法定期间内可以提出上诉,而 刑诉法没有赋予被告人以沉默权,相反,规定了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的义务,即刑事诉讼法第93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这是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68.html -
了解详情
也应给与考虑,应还再审程序的本来面目,即应将"审判监督程序"这个不合我国刑事诉讼改革方向的名字改为更合诉讼理念的"再审程序"。 三、 再审程序的 的生效裁判,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可以直接向同级法院提起抗诉,而且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4条,"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13.html -
了解详情
十条所规定的“控辩双方要求证人出庭作证,须经审判长同意方可传唤证人”相矛盾。在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要求证人到庭作证的目的是为了证实自己的指控或辩解,并 ”的内容又相互矛盾,实际上又限制了法庭对证人是否可以出庭作证的权利。2.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是在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65.html -
了解详情
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对此没有作出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但可参照民法通则及司法解释的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依照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六)项关于“近亲属”范围的界定,只有夫妻、父母、子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01.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此处用语“或者”表示选择之意,因此,《规定》第21条明确提出:“根据这一规定,不能要求同时提供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再比如,《刑事诉讼法》第123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的例外情况”,因此《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00.html -
了解详情
的审判监督程序的特征:第一,审判监督程序不是法定的必经程序。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也就是说经过两审终审的案件,审理 举行听证程序,并在听取控辩双方意见的基础上作出是否开始再审的裁定。第六,在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上可以实行“一审终审制”。首先,实行“一审终审制”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06.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到被告人的辩护权能否得到切实的保障,而且影响被告人的其他合法权益。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 援助的情况下,丧失诉讼权利的行使。另一方面,指定辩护人在侦查阶段介入未成年人刑事诉讼,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了解案情,与未成年被告人有更多接触,对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29.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但在一定条件下法律对行使人行使权力作出限制的。如:刑事诉讼法第205条第3款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第36条:“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75.html -
了解详情
的罪名。这一点为各国通例,主要为保障嫌疑人可以比较从容和有效地行使辩护权。第三,告知嫌疑人其他诉讼权利。其他诉讼权利主要包括嫌疑人聘请律师并与律师会见的 ,有理由要求侦查机关在进行讯问之前,详细告知涉嫌的罪名。再次,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6条已经赋予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聘请律师的权利,但是法律没有相应赋予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75.html -
了解详情
不得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讯问当事人或者让其对质,除非当事人公开放弃此项权利(第114条)。在案件进入初级预审阶段之前,对于现行重罪案件,共和国检察官可以 关键性阶段进行调查活动的权利。第二,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时的条件限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7条规定,辩护律师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需要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