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实现不甚理想。 (二)被害人权利的不足 在目前的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程序参与十分有限,其权利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主要表现在:[3](65-67) 1 、证明等诉讼活动。因为法律规定,被害人的自诉必须达到有证据证明,法院才能受理,而被害人提起自诉前,原来的不起诉案件的所有证据都掌握在检察机关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0056.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 特殊情形下,超过两年的,应当受理: ①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②在期限内向法院申诉,法院未受理的; ③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 (三)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7359.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不同。刑民案件、刑民法律的程序分别是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前者实行国家公诉主义,检察机关代表被害人提起国家公诉,后者实行自诉主义,由被害人自行起诉 的建议机制。如对于被害人启动民事诉讼的情况,可告知被害人及家属案件的管辖法院、诉讼时效、及时申请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追加其他民事责任人,提出物质损失之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9219.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不同。刑民案件、刑民法律的程序分别是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前者实行国家公诉主义,检察机关代表被害人提起国家公诉,后者实行自诉主义,由被害人自行起诉 的建议机制。如对于被害人启动民事诉讼的情况,可告知被害人及家属案件的管辖法院、诉讼时效、及时申请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追加其他民事责任人,提出物质损失之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9218.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 (一)被害人知情权 被害人对案件的知情权,不仅包括司法机关在程序上尊重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在诉讼的各个环节及时准确地告知案件的诉讼进展情况、 告知其所处 目前只有在侦查和起诉机关均不追诉犯罪的情况下才能依法向法院提起自诉。因此,虽然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为公诉案件中的当事人,但在司法实践中其地位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549.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起诉到法院之前的程序。在公诉案件中,这一程序由国家追诉机关启动追诉权,实施侦查、起诉活动,以及被追诉方的辩护等内容构成;在自诉案件 [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13. [3]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 [4]徐静村.刑事诉讼法[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202.html -
了解详情
参加诉讼的。[67]附带诉讼既不是附带民事诉讼,也不是补偿诉讼,更不是刑事自诉,所以说与中国类似。但有实质区别,主要是诉讼地位差异。此外,遍读俄罗斯 不可能像国内那样广泛。涉及特定的程序救济,例如质疑或质问法院管辖权或案件的可接受性问题,只能由控辩双方进行,不是参诉被害人的权利。需要指出:本裁决确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9.html -
了解详情
衔接条款,它具有总则性质,统领所有已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案件与行政处罚如何衔接问题。本情形的程序衔接方式是,法院在结案后将案卷副本移送到有管辖权的 中的赔偿部分一并考虑。人民法院审理这类自诉案件所制作的调解书、裁定书或判决书,一经生效即送达作出原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 [37]《上千海洋违法案无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40.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赋予被害人在对检察机关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时直接向法院起诉的权利,这就使公诉案件转为自诉案件,这一机制的确立,有利于保障被害人利益,但也 类案件,如果确实存在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所列诸情形之一或者证据确实不足,启动审判程序没有实际意义,反而徒增讼累。因此,我国刑事诉讼法应当借鉴日本的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54.html -
了解详情
美国,如果嫌疑人符合释放或者非拘禁条件,法院必须释放他们。否则,法院就是违反所谓正当程序,上诉法院可以撤消该法院的拘禁决定。也就是说,保释或者具结释放是 次之或者根本不予考虑。笔者建议在立法中扩大自诉案件的范围,建立公诉允许转为自诉的机制,增强对被害人刑事诉讼权利的保护。在司法实践中,加强被害人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