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飞速发展,很多新生事物涌入了知识产权领域。除了传统的商标、专利和版权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知识经济、计算机、互联网、域名、商业外观 的专业用语或一般规约性质的习惯用语或法律隐语。至今尚没有严格法律概念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到底是什么进行界定。比如,到底什么是“作品”,什么是“技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7.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按法定最低赔偿额进行赔偿的,人民法院按法律规定的赔偿数额确定赔偿数额。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具有无形的特点,侵权容易且证据难取,权利人所受损失不好计算。 依照著作权法第46条的规定赔偿,除侵犯作者精神权益引起的经济损失外,主要是精神损害赔偿。其他知识产权如商标、专利等虽同著作权有所不同,但侵权同样也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85.html -
了解详情
定位会给实践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在国际、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特别是某些发达国家经济制裁的压力下,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才力,动用多种机关进行 但在相当多的地区和领域侵权活动有增无减,甚至越演越烈。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观念上不能对知识产权保护有一个立体、全面、宏观、深入的理解,对全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71.html -
了解详情
知识产权组织于1990年5月在华盛顿专门通过了《关于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条约》。中国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就必须遵守这些已经得到公认的准则,闭关锁国只能走向没落,这已为 体系。我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历来非常重视。早在建国初期,政务院就颁布了《保护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1950年8月),并依此对一些符合条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55.html -
了解详情
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密切关系,并加以具体分析,指出了国际知识产权公约中的反不正当竞争规定,因此得出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 国际局公布了《反不正当竞争发示范条款》,其中把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归纳为5种:(1)对他人企业或活动引起混同;(2)损害他人的商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26.html -
了解详情
了镜头里。如果换一个非公共场合作这种拍摄或利用它,则可能产生知识产权纠纷。我们讲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属于某种信息,具有“可复制性”,正是这个道理。当史尚宽先生在 不是进入信息社会后才产生的新东西。信息社会中信息的特点,是传递更迅速,对经济、技术及社会的发展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使一个国家进入信息社会的关键技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37.html -
了解详情
之“流”时,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忽视了对它们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而传统知识、尤其是民间文学的表达成果,正是这个“源” 创作这个“流”,另一方面积极促成新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我们目前可能处于优势的传统知识及生物多样化这个“源”。这样,才更有利于加快我们向“知识经济”发展的进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26.html -
了解详情
知识产权行为而言,本质上应为“反社会性”行为,不能归类于“社会必要的经济活动”;侵犯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的出发点应在于制裁与惩戒不法行为人,而不存在着“不幸 效力的体现。“物上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等形成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上述各类请求权在物质上是不同的,其功能和作用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30.html -
了解详情
了这些分歧,采取了中立的态度。所以,WTO成员国可以根据本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自行解决知识产权平行进口问题,这势必会加剧各国间的贸易摩擦。新一轮WTO的 鼓吹以多边贸易协定方式解决争端;另一方面又以国内法为依据对他国采取多方面制裁措施,逼迫贸易伙伴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维护自身的商业利益。(1)我国政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48.html -
了解详情
;有人则认为应将其归入行政法,如在我国台湾省就是这么做的;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日益国际化,国内还有不少学者提出将其归入国际经济法或国际公法或国际私法。笔者则 国内某些学者却紧抠字眼不放,认为既然“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那么知识产权就不再是民事权利,而应归入由经济法调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