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热点问题。 3.劳动基准是国家倾斜保护劳动者利益并进而维护社会利益的手段 国家通过劳动基准这种调整手段对劳动者进行倾斜保护并维护社会利益,体现了第三法域以 法上应当承担的侵权或违约责任,进而也忽略了劳动者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获得救济的权利。例如,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很多时候仅规定了用人单位的刑事或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709.html -
了解详情
,而主要涉及公诉方证据的法庭准入资格问题。具体而言,对于侦查人员以违反法律程序的方式收集的证据,检察官一旦将其提交给法庭,法庭即将其排除于法庭 威胁、利诱以及有损被告人记忆力、理解力的行为,即使被告人本人同意,法院对于侦查人员通过上述手段所获取的被告人供述也不得作为定罪的证据。[17] 当然,被告方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90.html -
了解详情
给予严厉的程序性处置,甚至可以终结诉讼程序,以便对诉讼程序行为起到警示作用,并通过该种方式对受到侵犯的诉讼权利给予法律上的救济。 三、无效刑事诉讼 .7677。 [4][美]E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45346。 [5]王敏远.违反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43.html -
了解详情
的国家采用这一原则较迟。在英国,直到1907年才通过了一个有关对刑事判决提起上诉的程序的法律,即《1907年刑事上诉法》。该法没有采纳上诉不加 ,这样并未给二审增加多少压力,反而有利于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进行监督,也有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这样一来,对被告人的上诉如果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36.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影响到司法公正和效率,这是建立以当事人主义为主导的审前准备程序的现实基础。通过司法改革,尽快消除现代审前准备模式与新的庭审方式之间的机制冲突 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委托辩护人。其家属拒绝为其委托辩护人或无力聘请辩护人而且依法又享有法律援助权的,检察院应立即通知法院为其指定辩护人。法院接到通知后应在3日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83.html -
了解详情
一名书记员作为具体案件的承办人,负责从收案到结案再到执行的案件处理全过程;程序的运作主要在法庭之外进行,承办人一般会主动去接触当事人,深入纠纷现场调查事实 都表里一体地在为法院正当性的确立和资源的获取做出贡献。而律师及法律服务人员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搜寻纠纷信息的日常作用,往往在当事人和法官之间牵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15.html -
了解详情
豁免公开的范围,申请人能否接触文件本身就是诉讼的标的物,是诉讼的目的。如果通过诉讼程序使得双方争议的文件对相对人公开,整个诉讼也就失去了意义。与此同时,拒绝 国会提出了《信息自由法》的修改议案,最终法院对国家秘密的秘密审查权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立。[26]在后来的案件中,最高院的这一判决被彻底推翻,秘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04.html -
了解详情
中进行这方面的积极探索。有数据表明,1980年有43%的未成年人案件未被通过刑事诉讼被处理,而这个数据在1991年被上升至62%。 事实上,除了荷兰 的并不是消除广泛的自由裁量权,而是法律应当能够控制它的行使。{4}(P55)警察享有自由裁量权是因为警察具有决定刑事诉讼程序启动的权力,不能因为警察经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64.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人民法院居中裁判的诉讼机制,是在刑罚执行领域内贯彻现代法治的必然要求。[19]还有人建议通过借鉴俄罗斯假释程序规则中的有益 或者决定。这种构想,不仅可以消除检察机关在减刑、假释、监外执行环节中法律监督的尴尬,而且增加一个控制环节,可以大大减少这些方面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57.html -
了解详情
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如果刑事羁押不合法或并不属于必须的措施,则应根据法律的规定予以保释,以减少刑事羁押。另一方面,由法院审查裁断刑事羁押的合法性问题, 的。由在刑事诉讼中相对于侦查机关和公诉机关而言处于中立地位的法院,通过公正的司法程序审查刑事羁押的合法性、必要性及决定对被非法拘禁者予以释放、减少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