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法第五十八条指出: 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当保养耕地,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增加使用有机肥料,采用先进技术,保护和提高地力,防止农用地的污染、破坏和地力衰退。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并对耕地质量进行定期监测。 这些条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88.html -
了解详情
。[42] 这些分析表明,当下中央政府无法有效遏制地方以地生财的土地财政,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农用地)方面的低效和无能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制度设计的必然,因为现行制度从来就没有明确过何种主体是国家土地所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029.html -
了解详情
真正的权利在农户。农用土地的流转受到国家规制较多,主要是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物权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亮点是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908.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实质上是一种物权法上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要求下,这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最大的缺陷是流转制度不健全。农用地资源的利用处于分散和低效状态,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和土地经济效益的提高[8]。因此必须以农户之间土地使用权的自愿有偿转让,社区土地股份合作制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554.html -
了解详情
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可以看出的是,该法对于基本农田的用途有着严格的规定,对于其他耕地的利用范围则放宽限制,而兴建乡镇企业则又放宽了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条件,而乡镇企业产生排放的三废物质,则是导致农村土壤污染的最大元凶,而对于乡镇企业和基本农田土地布局和使用规划的缺失,又是导致乡镇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83.html -
了解详情
。 [9] 该条规定: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当保养耕地,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增加使用有机肥料,采用先进技术,保护和提高地力,防止农用地的污染、破坏和地力衰退。 [10] 该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维护排灌工程设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止土地荒漠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和污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77.html -
了解详情
和生物废弃物指令》,其目的是为了控制潜在的污染,并鼓励使用被批准的混合肥料,等等。日本已经建立了由预防对策和治理对策构成的土壤环境保全体系。有《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止法律》(1970)、《市街地土壤污染暂定对策方针》(1986)、《土壤污染环境标准》(1991)、《土壤污染对策法》(2002),等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18.html -
了解详情
,并分专章规定 我国《土地管理法》确立了以土地分类为基础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根据该法第4条的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其中,农业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17.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对其应该做以下理解。 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是指以下情形:致使公私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的;致使基本农田、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5亩以上,其他农用地10亩以上,其他土地20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5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2500株以上的。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103.html -
了解详情
称为土地发展权,如李鸿毅[5]、边泰明[6]、谢哲胜[7]等。为了两岸法律文化的交流,更应该将发展权称为土地发展权。 我国《土地管理法》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据此,有的学者将土地发展权分为以下三类: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商业用地)的权利(即农地发展权),提高建设用地利用度(建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