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条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和细化,如在民事诉讼法律法规或相应的司法解释中明确何种情况下有利害关系人有资格作为适格原告提起诉讼,什么情况下,不能作为适格原告 。 (三)提高法官素质,加强普法宣传。当事人的诉权的保护需要正当和合理的民事诉讼程序做保障条件,更需要执法、司法程序的正当化和公正化,这就要求执法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20.html -
了解详情
对诉讼中的哪些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民事 种证据规则同时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原则是判断哪些环节适用什么证据规则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2、科学合理分配举证责任是正确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前提 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92.html -
了解详情
是什么,通过法律对社会实行控制的目标是什么等等。在对新奇案件的解决中,往往需要借助立法中的理想成分。所以,立法中的理想成分成为对法律原则进行选择 的法外制裁。这既是传统的中国,又是中国的传统。 (二) 我国民事证据立法的价值目标 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论研究近来在我国已经引起注意,这个理论的研究把程序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00.html -
了解详情
对简易程序转化为普通程序,如何确定举证期限未作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不受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 统一的程序转换审批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开庭审理后,发现案件复杂,需要转为普通程序的,在简易程序期满前15日内由主审法官填写审批表,详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96.html -
了解详情
真实说。我以为,不管在具体措词上有什么不同,给民事诉讼证据下定义都不能背离法律真实说。法律真实说是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和消极裁判模式的必然结果,不管将来民事 但我认为,现阶段立法水平如此低下的情况下禁止两高的解释似乎更不能适应国情的需要,所以在无人喝采也无人叫停的情况下,两高还在马不停蹄地起草各种各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30.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某些事实,当事人的证明也许无需达到较高概然性的优势证据程度,而只需要达到优势证据甚至表面可信程度。例如,对于实践中受害人往往难以举证的损害赔偿额 当事人运用该纠纷解决方式时的自愿性。这一弊端可以通过以当事人主义为导向的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以及调审分离模式的建立得到克服。与简易程序一样,调解程序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203.html -
了解详情
无限抽象,理论越来越有宏观特质,乃至超越了其自身的功能定位。让诉讼标的理论回归其正道,需要回到民事诉讼的出发点,紧扣民事诉讼解决纠纷的目的,将诉讼 》1999年第6期;等等。 [49]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中关于当事人变更、追加诉讼请求的时限规定。 [50]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10.html -
了解详情
的,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优于英美法系的很重要一点是诉讼成本较低,即成本上无谓的浪费的较少。在每次审查证据之前,当事人必须说明为什么特定的事实需要加以证明, 这一点恰恰说明了两大法系的这一差别。 结语 从以上的论据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在西方民事诉讼的两大家族中消除发现事实做法上的不同很可能是受欢迎的,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4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也没有事实上的必要在抗诉时提供证据,那么它提供证据要证明什么,证据的性质又是什么?只有一个答案,而且实践证明也是如此,即抗诉机关 之间纠纷的调查和举证的重要原因。 抗诉机关举证作法的破坏作用 一是对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诉讼权利原则的破坏。因为它在客观和行动上支持了一方当事人,使对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32.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这一任务可以归纳在第一任务中即宣读抗诉书,因为,宣读抗诉书,必然需要阐述抗诉的根据和理由。从而正式引发了再审程序。 4、对法庭审判活动是否合法 情况下的审查都应以法庭案卷材料的证据为判断标准,不宜过分地自行取证。否则就把法律监督职责变成了帮一方打官司,必然会破坏民事诉讼的平等原则,改变诉讼攻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