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结束审判程序。实践中,合议庭对于是否能够认定有罪往往在当庭不能作出判断,需要结合卷宗中的其他证据进行分析,或者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此时量刑程序的审理 ,由于整个审判程序尚未完全结束,还需要待量刑结果明确后,将定罪与量刑的认定统一制作判决书,方才产生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可上诉的判决。这种介于定罪与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4.html -
了解详情
。5、在法庭辩论和被告人的最后陈述中,律师发现有新的或遗漏的事实、证据需要查证的,可以申请恢复法庭调查。6、在法庭辩论中,辩护律师发现有程序违法情况的 整理书面辩护意见并及时提交法庭。 3、一审判决后,律师有权获得判决书。在上诉期间内,律师可会见被告人,听取其对判决书的意见,询问其是否上诉,并给予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66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的确定性内含表示疑义。评价法律的标准在于实效。可以说,只有将司法与社会实际需要紧密结合,才能体现司法的本质与目的。 法官必须经常对相互冲突的利益加以权衡, 劳动案件中,劳动者一方很难得到公平的判决。员工在进行劳动诉讼时,不但得到判决书输来的负正义,在庭审过程中已经倍受负公平煎熬。在劳动纠纷案件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6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的精神、目的和基本价值,在程序上也必须有所限制。法官对发现的法律应在判决书中详加论述,以此说明裁判的合理性、合法性基础。在这里借用季卫东教授的话说, 上述事实有书证、物证、当事人的陈述在案佐证。对于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哪些是采证的,如何采证的,争议的证据是否认定,缺乏充分的说理,容易让人感觉证据的取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575.html -
了解详情
的启动(如起诉、上诉、申请再审等)通常要求采取书面形式、审前准备程序通常不以言词主义为原则、诉讼程序终结阶段采用书面形式(如判决书、裁定书等)。 )根据言词主义,证人应当出庭口头作证,但有正当理由无法出庭的,法院可以允许其提交书面证言或通过双向视听传输等技术手段作证;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但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03.html -
了解详情
不抗诉的,应当在上诉期满后三日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报请复核死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应当报送报请复核报告、判决书以及全部诉讼案卷和证据 死刑的最终目的。我们试对死刑案件三审终审制作如下具体设计。 1.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的案件,强制上诉至高级人民法院,上诉权不得放弃。高级人民法院依照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或调解结果都比较满意或至少是能够接受,不就判决上诉。从主体需求的角度而言,人们对诉讼的期望?或者说需要?不仅是获得最终的胜诉,更希望获得一个“满意”的判决。 我们在基层法院的工作经历及互相评查一审卷来看,这一判断似乎很难成立。中国法院内保存的案件卷宗内,除了正式的判决书副本外,都有一份结案报告。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16.html -
了解详情
大生物资源有限公司(简称金华公司)为共同被告;第二次开庭审理后,合议庭已讨论并制作判决书,尚未宣判,原告提出有新的证据要提供,要求再次开庭,我院慑于二审法院发 的电话记录。本案双方争议的主要焦点是张斌有无打过预约电话,双方是否有合同关系。一审法院认定,张斌主张缺乏事实根据,判决驳回张斌的诉讼请求。二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26.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补偿费8000元;(2)、被告退给原告加工放大费14.8元。一审判决后,原被告均未上诉,判决发生法律效力。本案被告承担的是违约责任,在审理此案时我国 ,我们前面的论述已证明这是过于僵化的规则,有时需要针对违约行为的类型,采取违约方违约时的预见范围。是否在我国合同法中区分违约人的故意或欺诈适用可预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49.html -
了解详情
不抗诉的,应当在上诉期满后三日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报请复核死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应当报送报请复核报告、判决书以及全部诉讼案卷和证据 死刑的最终目的。我们试对死刑案件三审终审制作如下具体设计。1.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的案件,强制上诉至高级人民法院,上诉权不得放弃。高级人民法院依照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