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从合同所设定的权利的存续期间。抵押权在债务没有清偿前就消灭,并没有否认抵押权的从属性,因为抵押权的从属性强调的是抵押权不能与主债权分离而 在建的房屋已经成为某种经营场所,具有独立的经济价值,可以成为独立的交易客体,就应该依照地上建筑物本质上为土地使用权的构成部分的原则。[14]可以将其视为土地之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66.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现行立法虽无“地上权”概念,但土地使用权制度含有“地上权”的内容。[5]建设用地使用权指在国家或集体土地上建造建筑物或附着物的权利,而宅基地使用权则是指在国家 的现代化发展趋势,《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 [4]孟勤国:公有制与中国物权立法,《法学》2004年第2期。 [5]王洪双:我国物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15.html -
了解详情
除一般规定(其中可规定专属财产)外,分别规定不动产所有权(包括土地所有权、房屋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等)、动产所有权及共有。这一部分中有下面 ,就面临修改物权法甚至民法典的问题。其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作为一项复合性权利,这一权利的享有和行使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有关纠纷的解决横跨不少部门法(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95.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论的一项重要任务。 与法律规范的两分法模型类似,物权与债权的区分也存在一定的专断性因素。在私法史上,这两种权利的区分对于私权的体系化 的,不影响合同效力。”第209条规定:“以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依法可以用于抵押的其他不动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发生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99.html -
了解详情
邻地利用权)及地表上下之空间权等并存,形成土地上之物权权利群或权利束;一幢建筑物得区分其单元、楼层及房间而由不同的所有权人获得专有部分的所有权 )1998年第1期。 [9] 梁慧星等:《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条文、说明、理由与参考立法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9页。 [10] 温世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947.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也会形成在共用部分上设定专用使用权的情形。因此,业主依据《物权法》第74条第3款规定主张权利的,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对待。例如, 办法等细节,由所有权利人共同商议决定。 (摘自《最高人民法院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物业服务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213.html -
了解详情
)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2)领有国有土地使用权证;(3)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合法产权证明;(4)依照本条例第二章的规定 。土地出让金是受让人〈相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人〉按照招拍挂程序向出让方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对价,双方的权利义务通过出让合同加以规制,受让人在未交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013.html -
了解详情
地区立法规范予以消解,台湾地区民法债编修正后第513条规定,承揽之工作为建筑物或其他土地上之工作物,或为此等工作物之重大修缮者,承揽人得就承揽 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予以排除,然《合同法》第286条发包人所享有权利的对象为不动产且当事人预先预定排除该权利的行使系无效行为,因此,将承包人享有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863.html -
了解详情
的使用和处分权利的行政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强制征收、强制收兑、强制收购、强制拆除等等。(三)对经营场所、土地、住宅、建筑物的强制措施。如 如警察依据《集会游行示威法》强制驱散人群或者将拒不服从的人强行带离现场。由于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处罚两者的功能不同,不可相互替代。所以如果行政强制措施缺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222.html -
了解详情
在法律观念上被分解为或者说被视为数物(如建筑物之区分所有权、土地通过登记的观念区分等);客观上或物理上独立的数物,法律观念上也可视为一物,而在其 的物权)与真实的物权状况,也往往是一致的。但不可否认,因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公示出来的合法的权利与真实的物权也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因当事人的过错或登记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2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