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数量较多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前向对方出示或者交换证据,并将交换证据的情况记录在卷。行政诉讼证据交换规则远远不及民事诉讼证据交换规则的 确定在庭审之前。证据交换之日,应在举证期限届满之后,当事人在证据交换日前不提供证据的,应承担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43.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一并进行。(3)核实当事人是否知悉诉讼权利义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在决定受理行政诉讼案件之后,以书面的方式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 ,审判长宣布:准予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活动,可以记录、录音、录像和摄影。但采访活动不得影响庭审活动。5.审查确认诉讼参加人的资格。法庭简单核对出庭的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78.html -
了解详情
以对抗式审判为参照的,而且在实践中也一直沿循着增强对抗的改革思路。对抗式的庭审需要对抗性的规则。而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设置之一,但由于缺乏相应 问题宜作集中研究分散规定,即对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的电子证据一起研究,但立法在规定时则应当区别规定。在刑事和民事案件中,证据的收集主体不同,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24.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事实的依据。当事人在证据交换过程中认可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 ”中的“事实”理解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反映案件事实的本来面目的“客观事实”,并据此认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要求是“客观真实”。但近年来“客观真实”之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81.html -
了解详情
陈述,或者证人实际陈述的某些录音。[14]因而律师在会见证人时所作的记录不属于证人陈述的范畴,相反他属于律师工作成果保密特权的范围。 3 内容 示的文件,仅意味着法院可以根据每一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决定其是否应予开示。 4 特权(Priviledge) 1984年民事诉讼规则166b(3)规定的特权包括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32.html -
了解详情
展示制度尚未确立或者说极不完善,这对查明案件事实真相、保障被告人辩护权及提高诉讼效率,均有消极的影响。关于庭审前就特殊证据的提前通知和检验问题,我国 条,规定被告人也应当把自己希望传唤的证人的名单通知检察院,以及在必要时通知民事当事人[3](P117)。德国、英国、美国、日本也都规定,辩护方承担着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93.html -
了解详情
对部分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并将调查核实情况予以记录,作为散页证据材料附入案卷。此外,对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侦查机关也会将其补充侦查的情况作为 的权利。今后如果确立了庭审前的证据展示制度,辩护方全面阅卷权的落实应该不会有太多困难。需要指出的是,与民事诉讼不同,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双方并非纯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9180.html -
了解详情
取得方式应当合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例如不能 。如信号较弱,应及时准备移动wifi,避免庭审中因网络信号不佳无法展示微信证据。 对于微信中的聊天记录,《规程》要求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要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2646.html -
了解详情
卷。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第三十九条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 民事案件尚未立案的,告知当事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民事案件已经立案的,由原审判组织继续审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发现民事争议为解决行政争议的基础,当事人没有请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442.html -
了解详情
卷。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第三十九条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 民事案件尚未立案的,告知当事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民事案件已经立案的,由原审判组织继续审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发现民事争议为解决行政争议的基础,当事人没有请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38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