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合同效力无关。物权法第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 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发包方就同一土地签订两个以上承包合同,承包方均主张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已经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21.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的物权化提供了法律根据,使农户对农地的使用权由债权转变成物权,具有对抗土地所有权人的效力,使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合同制度平稳过渡到用益物权制度, :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第三章物权请求权;第四章所有权;第五章土地承包经营权;第六章建设用地使用权;第七章宅基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64.html -
了解详情
是不同的,情况相当复杂,物权法不宜对公共利益作出统一的具体界定,还是分别由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单行法律规定较为切合实际,物权法中只对公共利益作出原则规定 予以有限制的肯定(第128条、第180条第3项),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采用了登记对抗主义(第129条),而对设立抵押权则采登记要件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97.html -
了解详情
变动之前必须经过的一个前置性程序,公证机关承担不动产登记前对其物权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的行为以及契约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任务,而国家登记机关只对提交登记的申请 相关的条文都应当予以适当修改和调整,这里不一一赘述了。 (3)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之前应当经过公证。具体应将草案第一百二十六条修改为:土地承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00.html -
了解详情
的性质仅为公示,并不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是合同的生效要件。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互换备案制度尚不完备,以未经备案为由否定互换协议的效力,不符合农村客观实际, 期限内的流转,而互换属于承包经营权的相互转让,即原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丧失对原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而对换得的土地取得了经营权。正是由于流转方式性质的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2913.html -
了解详情
条的理解还要回溯到肖教授所说的理由。第10条等规定所说的所有权、买卖、转让等等,与其说是民法制度,毋宁说是这些规定在滥用民法概念,来描写某些行政部门应该处理 权字)。此外,第2.7条和第6.26条还提到土地承包经营权:第2.7条强调耕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第6.26条允许农民依法、有偿转让土地承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18.html -
了解详情
物权法》的规定来看,我国《物权法》第三编明文规定的用益物权种类分别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地役权四种,并没有规定在动产上设立的用 ,尽管《德国商法典》第22条第2款的规定为企业集合财产用益权的转让提供了可能性。《德国民法典》第1059a至1059d条也同样允许企业集合财产用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790.html -
了解详情
概念相似。他们认为,产权是一组权利,它包括占有、使用、改变、馈赠、转让或阻止他人侵犯其财产的权利。[8](P125)事实上,我国经济学界使用的产权概念已基本上混同 ,在制度构建上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一、以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然资源承包经营权等新的物权代替传统的地上权、永佃权、用益权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94.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第10条第3款明文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土地。1986年的《民法通则》第80条第3款也规定:土地不得买卖 关系做了比较全面的规定。上述法律规定的一个其本特点是将土地承包关系作为物权关系来调整,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物权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新型的物权,也得到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444.html -
了解详情
除外。 (二)《物权法》规定的用益物权制度所涉及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农村家庭成员离婚时可否将其承包 是宅基地的流转问题,我个人认为宅基地的使用权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让的,《土地管理法》现在正在修改当中,我们相信我们能够有智慧让宅基地的流转更通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