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人更是处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如果不做从轻量刑的辩护,辩护律师就无法促使法庭注意那些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情节;如果在法庭辩论中提出从轻量刑意见,又势必与前面 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甚至就连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也不需要,而至多达到民事诉讼上的优势证据标准即可。 对于量刑程序中的司法证明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18.html -
了解详情
对民事和行政审判的监督力度。目前我国检察监督的主要体现在刑事审判监督上,对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监督力度不够。但应注意,从整体上讲,需要加大对民事诉讼和 是否有新闻腐败还为时过早。因为在中国走向政治化的过程中,新闻监督到底监督什么?是不是就开庭以后的现场直播,恐怕不是。我想新闻对司法监督主要体现在两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32.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根据一事不再理的原则,被告已经放弃的诉讼权利不得在二审程序上实现。 三、缺席判决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缺席判决中,法官应当摆正自己 传票、公告的方式送达起诉状副本及开庭传票。法官在缺席判决之前要严格审查应诉通知书、起诉书副本、传票的送达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77、78、7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46.html -
了解详情
陈述、介绍各方当事人各举出关于什么原因的多少个证据,注明经庭前交换证据,以及开庭审理,当事人仅对其中个证据持有异议,继而应由相对方当事人提出反证予以 认定事实,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加以论证,避免断章取义、掐头去尾地片面认定,是制作民事判决书的关键之一。事实清楚了,是否对事实的认识态度已经取得一致?在许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709.html -
了解详情
秩序的破坏。因此对于刑事案件往往特别重视,其证明责任的分配和证明标准的设立都普遍的高于民事诉讼中同类制度设计。从另一个角度视之,两大法系之间民事证据 怀疑,而是要求法官在内心中形成确信。其实,此二者在证明标准的要求上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为排除了一切合理的怀疑当然应当形成法官对于案件事实的内心确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73.html -
了解详情
的破坏。因此对于刑事案件往往特别重视,其证明责任的分配和证明标准的设立都普遍的高于民事诉讼中同类制度设计。从另一个角度视之,两大法系之间民事证据 怀疑,而是要求法官在内心中形成“确信”。其实,此二者在证明标准的要求上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为排除了一切合理的怀疑当然应当形成法官对于案件事实的内心确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8.html -
了解详情
原告的举证,有值得商榷之处。 二、司法解释中关于认证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四十七条规定:“证据应当 质证意见,这无疑加重了法官的认证责任。法官对一方的举证更应加以严格审查。 三、缺席认证中应注意的事项 如何缺席认证,笔者认为,在缺席审判中,法官应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76.html -
了解详情
原告的举证,有值得商榷之处。二、司法解释中关于认证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四十七条规定:“证据应当在 的质证意见,这无疑加重了法官的认证责任。法官对一方的举证更应加以严格审查。三、缺席认证中应注意的事项如何缺席认证,笔者认为,在缺席审判中,法官应该遵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2.html -
了解详情
是在1991年修改颁布的《民事诉讼法》中,该法第66条将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个人隐私三者并列,指出由于其“秘密性”不得在法庭公开开庭时出示。第120条规定 理解“不为公众所知悉”的含义,是认定某项信息是否构成商业秘密的关键。对此,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为公众知悉是相对的,并不要求除了权利人之外,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91.html -
了解详情
(3)上诉审功能发挥受阻、上诉制度的目的难于实现。为了重整我国民事诉讼一审与上诉审的关系,应做到:1.进一步完善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正确理顺二者的关系,充分 ,造成“终审不终”,又损害了司法权威,影响了法院审判案件的公正与效率。目前应注意的问题有:①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为了更好地体现公正与效率,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