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分工,确立了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法律地位,但是由于法院在人财物等各方面仍然受到当地政府的制约,法院和行政机关之间很难真正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协议而诉讼终结后,当事人认为协调和解有重大瑕疵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确认和解无效或撤销和解协议之诉,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继续审判是指诉讼协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10.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另一种观点认为执行和解不同于诉讼和解,执行和解适用于执行阶段,是对已经依法确认的民事权利的处分,而诉讼和解发生于审判阶段,是对尚未经依法 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之一的,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恢复执行。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防止被执行人借和解协议之机蒙骗申请人、逃避法律责任,同时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99.html -
了解详情
及时告知委托人或代理其向有关鉴定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在质证中提出意见,请求人民法院委托或依法鉴定。第一百零五条 律师不能及时调查、收集证据的,应向人民法院 具备逻辑性和层次性。第二百二十六条 在诉讼中,律师应该掌握,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554.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行政诉讼法禁止调解,对协调和解也未作任何规定,法院在开展协调工作时缺乏法律依据,当事人通过协调达成的和解协议不能经法院依法确认,一旦原告撤诉 不能及时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反而可能引起循环诉讼。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通过协调,由民事纠纷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或由行政机关主动变更、撤销显失公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1.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损失390000元,被害人的家属更进一步谅解,建议法庭对被告人从宽处理为内容的调解协议。考虑到被害人获得巨额赔偿、双方谅解的情节以及该学院的态度,也 层面进一步贯彻落实少年审判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制定新的司法解释,从程序法层面确认刑事和解,把刑事和解作为一种补充性机制,纳入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6347.html -
了解详情
是债务人未参加诉讼的场合,应当认为债权人不得与次债务人进行和解或与之达成调解协议。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债务人参加了诉讼,那么在债权人、债务人和次 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1页。 [25]由于资料欠缺,笔者并不知道最高人民法院在作出该项管辖规定时的本意及理由如何,这里只是猜测。 [26]参见曹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828.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即合同要素齐备,双方当事人签章确认后,合同即发生法律效力。日常合同签订中, 方式选择管辖法院,当事人选择己方所处的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人民法院,可以有效节约诉讼在途成本。但协议管辖争议范围、管辖法院等均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8265.html -
了解详情
;积极推广诉调对接,做好诉前调解;完善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更大发展。 始终坚持重心下移,适应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对民事审判工作的新要求 变更工期、工程价款、工程项目性质的,不应认定为变更中标合同的实质性内容。 依法有效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双方当事人均应依约履行。除合同另有约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3836.html -
了解详情
有必要的,可以通知第三人参加调解。 调解协议内容不公开,但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公开的除外。 当事人一方 十五条 原告主张被告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协议或者单方变更、解除协议违法,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决确认协议有效、判决被告继续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2022.html -
了解详情
丧葬事宜的误工费,但在实务中,由于以前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影响,很多事故双方调解协议中,对于严重残疾的受害人或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参加事故处理导致的误工费也 解释》第一条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38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