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职务之便将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放走的行为。因此,司法工作人员虽帮助在押人员脱逃,但没有利用职务之便的,应以脱逃罪的共犯论处;司法 ?对诸如此类难题必须予以解答。 因此,基于部分犯罪共同说的刑法立场,笔者赞同以实行行为的犯罪性质确定共同犯罪的性质基本上是妥当的,但为解决上述难题,必须有适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38.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检察机关仅对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拥有侦查权。 首先,从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范围来看,主要是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 中立的司法裁判机构,负责审查和许可追诉机关是否可以进行涉及公民基本权益的诉讼行为。依据现代诉讼理论,当需要对公民临时限制人身自由或者需要进行搜查、扣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34.html -
了解详情
涉农职务犯罪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基层化。从目前情况看,涉农职务犯罪主要发生在农村基层工作人员之中,特别是以乡镇站所和村基层组织中的一把手贪污贿赂犯罪 公共管理工作时便具有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仍错误地认为自己仅仅是个农民,出现经济问题最多撤职了事,没有认识到其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甚至在受到查处时还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80.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措施在长达十七年的时间里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然而直到目前检察机关工作人员仍对如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普遍感到困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是 规则》规定的预防调查权已经接近于香港廉政公署执行处调查任何可能导致贪污行为的权力。[16] 由于毕竟预防调查权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所以高检院可能因此被指责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30.html -
了解详情
。比如,公安人员,不论在何时何地抓捕正在实施犯罪的犯罪嫌疑人,都是依法执行职务。但是,超越职权范围的活动,或者滥用职权侵犯国家和群众利益的活动, 要件不同。前者通常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聚众不聚众均无不可;后者则只能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60.html -
了解详情
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索取或者收受了他人财物,默许密切关系人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近亲属、情妇(夫)等 行政部门或者公共机关获得任何不正当好处的条件。 [5]《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法(2003)167号) [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12.html -
了解详情
两高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有所不同,我们认为,关键的是要从我国目前国有公司、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考虑到目前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还不平衡、政企职能尚未能完全分开、 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8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来进行追诉。在司法实践中,不能否认这种故重故轻枉法追诉的行为确实存在,并且还相当严重,直接的后果是导致刑罚的不公正性,亵渎法律,其社会危害性较 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因此,基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798.html -
了解详情
。[5]为了进一步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继中央纪委下发《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之后,2007年7月8日最高 链条中,这些行为具有共同性,它和犯罪结果之间都具有因果关系。[11]由于共同受贿犯罪是必须有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各共同犯罪人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为中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59.html -
了解详情
,第1 款明确了行贿罪的概念,即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第2 款规定了经济往来中以行贿论处的情形;第3 款规定 贪污贿赂罪条文与分则其他条文关系 由于贪污贿赂罪主要是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规定,其他相关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的职务犯罪由刑法分则相关法条另行规定。因此,贪污贿赂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