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发帖者可以以虚拟身份或者匿名曝光腐败行为,不仅被举报者无法知悉举报者的身份信息,甚至连反腐败职能部门也无法获取举报者的详细情况。发帖者足不出户,在网上轻点 ,为进一步初查和立案奠定基础。二是通过网上初查寻找案件信息,要善于有效利用网络及社会舆论寻找线索和案源。如某市检察机关从网上一条金融诈骗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7673.html -
了解详情
与制度化反腐的最佳监督效果。 (二)相互促进原则 实践证明,有效治理腐败需要网络舆情监督和制度化反腐双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制度化反腐的有机结合需要建立有效的案件线索收集和受理机制,从庞杂的网络举报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甄别出有法律价值的举报线索。 1.整合案件线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755.html -
了解详情
的被黑客窃取、篡改和传播的风险。 尽管刑法修正案(七)增加了保护个人信息和网络系统的罪名,但是这两项罪名所针对的对象和范围不全面。不足以制止 ,载《河北法学》,第25卷第12期,2007年12月. [10]蒋坡.国际信息政策法律比较.法律出版社,424页 [11]徐显明:《人权建设三愿》,载《人权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394.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这些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加强管束,防止他们利用职权侵害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包括网站、银行、 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这种侵权行为的主体,是那些没有权利收集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的任何组织和个人,行为方式是采取窃取和其他非法方式获取有关公民个人电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706.html -
了解详情
要约。 如果使用电子数据交换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对特定的人发出要约,或者利用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对不特定的人发出要约,则该类要约一般为非对话式要约。 与他人订约,而只能视为要约邀请。[15]如果当事人未作出明确表示,则应根据商品信息的客观情形进行判断,以下区分不同类型分别进行讨论。 1.单纯的商品介绍推广信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572.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通知移除制度重新定性的体系效应 将通知移除制度的法律性质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免责条款转变为归责条款,这绝不只是在文字上将过去的 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 [6]参见: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有关问题答中国政府网记者问[EB/OL]. (2006 -05-2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665.html -
了解详情
;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的决定》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 互联网的环境下,就显得力不从心。{11}就言论自由的保障和限制而言,在网络环境下限制言论自由的基础、限制言论自由的可行性问题都发生了变化,原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0435.html -
了解详情
使用、公共创新空间、言论自由等公共利益。[8]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1条中所规定的 早在2005年我国就有法院表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应当对于一些明显的侵权信息及时进行删除。[11] 按照侵权可能性的程度,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审查标准可以分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6351.html -
了解详情
减少2.2%。[8]韩国宪法法院的判决更指出实名制一些出乎意料的负面效应,总体上网络实名制得不偿失。宪法法院指出,要想事先限制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力,需要反映其 信息也应当制订相应的分级标准。这些标准应当以法律的形式公布,作为法院评价网络信息传播者责任的标准。这样做也可以将那些有意从事此类行为的人引向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818.html -
了解详情
,其背后代表着唱片公司、电影公司和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利益;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加入,则是代表权利人在网络著作权市场中的收益。可以说,著作财产权所提供的是 管理组织,鼓励其创制新的许可机制。 ( 三) 整合集中许可机制的权利类型 由于网络环境下作品利用方式更为多元,过多的权利类型导致更为繁复的许可流程,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63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