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识。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 为名,捞到钱财就逃之夭夭,以实现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质区别。(二)本罪与招摇撞骗罪的界限两者都使用骗术,后者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4545.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识。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 为名,捞到钱财就逃之夭夭,以实现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质区别。 (二)本罪与招摇撞骗罪的界限 两者都使用骗术,后者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6754.html -
了解详情
结),故尔提起诉讼,对其子不能按犯罪处罚。 综上所述,参考我国对金融诈骗,信用卡诈骗等罪的立法惯例,讹诈罪的立法条文可以这样表述: 有下列情形之一,采取向国家司法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12)同(2)第459页 (13)参见周娅著:《由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学生大论文中心网。...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672.html -
了解详情
信用卡犯罪规定时,应当将信厨卡信息资料与实体形式的信用卡、公民个人信息相区别。在信用卡诈骗罪中,根据卡与使用主体真实性与虚假性的介入程度,假卡假人、真 ,因此,对于该行为应以信用卡诈骗罪认定。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⑴虽然盗窃信用卡并使用根据《刑法》第196条第3款的规定应构成盗窃罪,但其实际上是立法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456.html -
了解详情
承认机器可以被骗,其结局也只是导致诈骗罪与盗窃罪产生交叉,而不能直接否认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上取款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23] (3)侵占论, 士心:《论利用ATM机故障恶意取款行为的定性兼论侵占罪、盗窃罪、信用卡诈骗罪实行行为的区别》, 《北方法学》2008年第6期;笔谈:《利用ATM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886.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认为计算机等机器也可以成为欺骗行为的受骗者,那么,就几乎不可能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例如,根据机器可以成为受骗者的观点,将普通铁币投入自动贩卖机而 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恶意透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同时恶意透支行为也完全可以通过自动柜员机实现,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973.html -
了解详情
为特征的处分权,这种混淆不仅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类型的信用卡诈骗罪中。还有学者将不同的学说杂糅在一起,采综合标准, [6]但却 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 (一)刑法学的角度--维护诈骗罪基于意思的自由处分之区别于盗窃罪的本质特征 诈骗罪与盗窃罪虽然都是取得型的财产犯罪,但历来认可两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442.html -
了解详情
的事后行为存在根本区别。 第三,在解释立法规定时存在障碍。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盗窃罪处罚。我国相当多学者认为该冒用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如刘明 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24,注1。 {42}参见阎二鹏:信用卡诈骗罪与诈骗罪关系辨证,《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2期,页58。 {43}参见储槐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389.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情形。⑶但这种观点存在疑问。一方面,就普通侵占(第270条第1款)与盗窃罪(第264条)的关系而言,前者是将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据为己有,后者是 做出不周延规定的情形。例如,关于金融诈骗罪的法条与合同诈骗罪的法条,都将数额较大作为构成要件要素(第195条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除外),从立法来说,并不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78.html -
了解详情
种情形。[3]但这种观点存在疑问。一方面,就普通侵占(第270条第1款)与盗窃罪(第264条)的关系而言,前者是将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据为己有,后者是将 不周延规定的情形。例如,关于金融诈骗罪的法条与合同诈骗罪的法条,都将数额较大作为构成要件要素(第195条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除外),从立法来说,并不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