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民事诉讼法将提起再审的主体设定为法院,在实践中难以操作。 (二)当事人申请再审是审判监督程序启动的主要途径。因为当事人是与判决结果关系最密切的人, 满足这一要求。 我们设想一下,当事人向检察院提出申诉后,经检察院审查符合再审的条件时,即向法院提出抗诉。法院对抗诉的民事案件进行程序再审或者听证。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50.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有必要取消人民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目前社会各界反对司法腐败和应加强对司法权的 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案件;另一类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请求被驳回后,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提出抗诉。对自然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争议案件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46.html -
了解详情
、调查取证的权力、抗诉与申诉以及申请再审的关系等,皆难以得到满意的解答。为此,应在完善民事再审程序中统一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民事抗诉的案件,严格 进行,但不发表意见。听证结束后,听证法官根据听证情况认为符合再审条件的就向院长汇报,由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进入再审程序。 审判阶段。最终进入再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18.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检察抗诉的目标和定位予以明确,其所细化和增加的民事抗诉事由,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具体事由完全相同,没有将作为公权主体的检察机关启动的再审与私权主体 阅卷、及时审查。 2.调查取证权。民诉法对检察机关在民事抗诉中的调查取证权没有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办案规则中规定特定情形下检察机关可以进行调查,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73.html -
了解详情
之于法院的是否改判,直接使得检察机关及其民事抗诉工作自惭形秽、自陷被动。这是因为,虽然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明确将人民检察院界定为法律监督机关,故其有权对 法律年鉴》(2002年卷),第33页。 [8]目前立法上尚无严格意义上的抗诉申请机制,而只有实践中的当事人申诉制度,检察机关往往是在当事人申诉的基础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81.html -
了解详情
不妥。首先,根据民诉法的规定,引起法院对案件再审的情形有三:一为当事人申请再审;二为人民法院系统内部监督引起的再审;三为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抗诉权 相应的规定,以致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民事抗诉案件久拖不决严重积压的现象。如某市检察院于2000年11月向该市高级法院提出抗诉的叶某诉中国农业银行该市信托投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012.html -
了解详情
热烈的气氛中结束,相信精彩的讲述定能激发同学们长久的思考。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修改;再审实务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王军:各位同学, 再审增多了。有的当事人在一审判决之后,不选择上诉,而是等判决生效以后,选择向检察院申请抗诉,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这里有一个诉讼费用的问题,因为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10.html -
了解详情
对方当事人在诉讼条件和能力上的差别,极有可能导致诉讼理论上的平衡结构向相对强势当事人一方倾斜,从而法院错判不可避免。由此,在我国法律救助制度(主要原因 期限为二年。民事诉讼第185条对检察院抗诉的规定没有限制期限,鉴于维护生效裁判所确认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稳定性的要求,对当事人向检察院申请再审的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9.html -
了解详情
,也与现代司法理念不相符。然而,长期以来的审判实践中,当事人一方面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再审,另一方面又可以申诉方式通过多种非法定渠道要求对生效裁判进行复查以及再审, 调查取证的权力,抗诉与申诉以及申请再审的关系等,皆难以得到满意的解答。为此,应在完善民事再审程序中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民事抗诉,应当是生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48.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程序。其中,当事人的权利启动方式具有或然性而不具有必然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权力启动方式则具有必然属性。 然而,实践运作和理论探讨表明,人民法院依 ,笔者建议,我国应当取消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和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再审的制度,保留由人民检察院行使民事抗诉权启动再审程序的途径。这种再审程序的启动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2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