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典型案例可知,民愤或民怜因素并不能直接触及参加庭审的法官,客观的讲,合议庭成员未必会通过各种媒体考察公众对即将开庭的案件持何种态度,主流民意是什么。 公众、舆论对司法裁判的态度是赞同还是反对。在社会群体对人民法院司法公正进行的评议中,往往采用的是这一标准。但作为司法公正的社会标准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602.html -
了解详情
,庭审法官在开庭之前还要进行一般性的程序性评议,即共同研究庭审提纲,明确能否公开审理和庭审方向,及如何在庭审中发挥合议庭的整体作用。其目的是让庭审法官对 当事人随时提出证据具有很好的遏制作用,无疑提高了开庭审理的效率,减少法院在时间和人力等方面的浪费和当事人的诉累。我们进行的审判方式改革强调当庭认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81.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自由裁量权,在法官内部形成一个潜在的统一的量刑价值观,但由于我国法制进程时间较短等历史的原因,法官队伍非专业化严重,不同法官的学识、素养、经验不 起诉中偏重于犯罪事实的审查忽视量刑情节的审查,刑事案件的庭审调查、合议庭对案件的评议、审判委员会对案件的讨论等刑事审判活动也往往是重定罪轻量刑。实际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10.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1) 真实说只强调人的认识能力无限,却忽视了在司法实践的特定条件下,证据,时间,科技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对案件调查的影响。而法律真实说却尊重证据的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94.html -
了解详情
考虑案件中存在的法定、酌定量刑情节,调整基础刑期,综合估量出宣告刑,报合议庭讨论决定。由于法官在裁量刑罚时缺乏公开的量刑标准,亦即法 官在量刑过程 法官对案件事实基本相同的被告人,作出的量刑结果保持基本平衡,实现量刑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基本 平衡。(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量刑指导规则》序言)。各级法院尝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841.html -
了解详情
了举证任务。二审程序中一般不存在举证的情况,《规定》对二审提供新证据在时间、条件上作了严格限制,出现新证据的情况不会太多,当事人所要提供 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庭听取他们陈述意见,以防疏漏,承办法官将处理案件意见及听证情况提交合议庭进行评议。法律审下的判决书应当对相关法律作出解释,并对当事人上诉请求的理由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67.html -
了解详情
。做好准备工作,有助于减少开庭次数而迅速审结案件,不至于后面的案件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才能获得审理。 审前准备工作集中在审前准备程序中进行。在审前准备程序中 不公开审理。 不适用公开审判主义的情形还有:(1)在法庭审理终结后,合议庭秘密评议案件;(2)书面审理非讼案件;[20](3)裁定处理程序事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03.html -
了解详情
常委的联系制度,接受人大代表检查法院工作,接受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对法院工作的评议,主动通报法院工作情况并征求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意见等。但其中有些规定如 法院系统的改革就已经开始酝酿,那时的法院改革大体上涉及推行公开开庭、改进合议庭工作、注重审判工作监督、加强案例指导等方面;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15.html -
了解详情
的。而有些被称之为改革的举措,其实只是落实了法律规定而已,比如审判公开、发挥合议庭的作用,法律早有规定,但却一直没有落实,现在才开始逐步落实,并不是什么 向本级人大负责和报告工作,受本级人大监督,据此,许多地方开展了“个案监督”、述职评议等做法,并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还有个别地方搞了监审团、听审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86.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是大陆法系国家中以德国为代表的参审制,即公民与职业法官组成合议庭,直接参与案件的审理,这种方式中,作为参审员的公民一般享有和职业法官相同 借鉴,比如针对检察机关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专门由普通民众组成的检察审查会有权进行评议,并就结果向上级检察机关提出处理建议,尽管这种建议没有强制的法律效力,但往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