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了我国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论在理论前提上存在着若干误区。换句话说,这种状况只是结果和表象,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理论原因。 (一)关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 )法规范只有在其要件事实实际发生时,才要求其命令的实现。 (2)但是,不能避免的是,当事人的证明有时并不能确实得足以说服法官。 (3)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52.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素来被理论界比作民事诉讼的脊梁,而举证责任(BurdenofProof)又是证据制度的核心。自古罗马法学先驱们对举证责任理论探索至今,民事举证责任理论研究可谓博大精深 理论中占据传统观念,是以当事人举证活动的角度来观察、分析举证责任,把其看作是当事人就自己的主张向法院提供证据的一种义务或负担。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25.html -
了解详情
用语,故其理论上通说认为日本民事诉讼证明标准采真实确信理论,法官对提供的一切资料依自由心证作出评判,直到确信当事人的事实主张,才认定该事实。所谓 获奖论文集》,第1444页。 17同前注(15),曹恒民文 18姜世明:《举证责任与证明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95页。 19吴东都:《行政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4335.html -
了解详情
的举证时限。在审判实践中,随着2001年底有关民事诉讼证据的司法解释初次对举证时限做出规定,许多法院曾在向被告送达诉状及向原告送达受理通知时较普遍地 调解(第142条)。这一方面确实显示了调解贯串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者诉讼整个过程都应尽可能促成当事人和解的立法精神。但另一方面,这些相关规定其实也意味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890.html -
了解详情
抽象规范形塑了民事诉讼的结构并解释了民事诉讼程序推进的源动力,证明责任分配不会因具体案件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而受影响。在出现举证妨碍时,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10。 {8}奚玮,余茂玉.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妨碍[J].河北法学,2007(3) :150-153。 {9}胡学军.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604.html -
了解详情
the U. S. Courts, 2011), p. 149, table C-4.但是这并不妨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美国始终将陪审团审判视为民事诉讼的一般程序要素。 [19]需要把英国排除 宗雄、中村英郎书,第78页;中村英郎:《我与民事诉讼法研究》,同前书,第258页。 [50]邓峰:《清末变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423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制度与程序中须有充分的体现与保障。考察源于审判实践自发的改革,其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原始动机,却并非基于对辩论主义关于诉权与审判权关系 制度初探{J}.中国审判新闻月刊,2008,(10). {19}宋静.论民事诉讼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0. {20}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018.html -
了解详情
{37}。但立法上并未采纳这一方案,而是借鉴了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根据案件性质和影响范围来确定级别管辖的标准{38}。目前,尽管学界对于级别管辖意见不一, 认定的事实证据确凿,但适用法律规范错误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决遗漏了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或者诉讼请求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291.html -
了解详情
的看法和主张,如证明责任,又称举证责任,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应当由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并予以证明,若诉讼终结时根据全案证据仍不能 举证责任及其分配标准[A].梁慧星编.民商法论从[C].法律出版社,第7卷。 【7】翁晓斌.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J].现代法学,2003(8)。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72.html -
了解详情
,推定可以转移证明责任。在民事诉讼中,当一方当事人主张法律推定时,举证责任就被转移到对方身上。例如,当事人主张它作为婚生子女对父母的财产享有继承权,它就必须 译:《证明责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页。 [3]前引注1,页124。 [4]张卫平著:《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