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法官主动查明量刑事实是出于公正量刑的需要,而不意味着法官在量刑程序中负有证明责任。 (三)量刑事实的证明标准 从法理上讲,在确定量刑事实的证明标准时 ,从证明能力上看,公诉机关在量刑问题上的证明能力与定罪阶段并无不同,强调并强化罪重事实的证明标准,可以促使公诉机关以及侦查机关在审查起诉乃至侦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43.html -
了解详情
。[75] 我国目前无论是立法上还是理论上都没有对严格证明和自由证明作出明确区分,不同事实问题的证明方式与证明要求不存在明显差别。由此导致一个非常危险的 标准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由不同标准构成的体系。证明标准的体系仿佛法律列出的一个价目表,承担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要想获得相关的实体或程序性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36.html -
了解详情
的相互关系及对社会危险性的综合影响等。希望能够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完善社会危险性的证明标准。 一、社会危险性的影响因素的存在状况 从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具有 存在证明那也就应当存在更进一步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而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种风险负担,它也必定与某种法律后果相联系,当提出主张一方不能合理化排除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14.html -
了解详情
的,因此,这些内容也必须排在前面。后四章为相关内容,包括证明责任、证明原则、证明标准、证明过程。这些内容的排列也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因而具有科学性和合 定名为形式逻辑是完全科学的、正确的。证据学重点研究的证据是事实、证明对象是事实、证据与证明对象之间的客观联系,即证据力,也是事实。这一切又都属于实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49.html -
了解详情
方能确认其真伪,从而卸除其证明责任的具体规格。也就是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最低的证明要求。 (一)证明标准学术界说 在证明标准的理论研究上,对于案件事实的 的证明标准,并尝试提出排除合理怀疑的具体建议。 总之,法律真实观与客观真实观在证明标准上的分歧真正在于,法律真实观拒绝将外在的客观事实作为裁判依据,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10.html -
了解详情
有所改变,刑事赔偿(Restitution)的明确性已经获得了美国律师协会和指导刑事诉讼标准的全国咨询委员会的赞同。大多数州有成文法规定赔偿,而且这种赔偿已经变成了 民事法官有限。 (二)两大诉讼的证明标准与权利保护 两大诉讼的异质性还表现在权利保护的性质上,追究刑事责任是动用国家公权对自然人或法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64.html -
了解详情
的个体利益却缺少明确的尺度,公诉人的权限很大程度上由其自由把握,进而导致责任与权力不相契合。因此,对于公诉人的行为,除了明显侵犯被告人的宪法权利,会 提出异议,法院才启动审查处理机制。 三是借鉴无害错误和明显错误检验标准,明确公诉不端的证明责任。无害错误分析和明显错误分析的理论依据在于:公诉不端应当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42.html -
了解详情
程度方能确认其真伪,从而卸除其证明责任的具体规格。也就是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最低的证明要求。 一、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法律规定及相关理论 (一)我国有关刑事 证明标准,并尝试提出排除合理怀疑的具体建议。 总之,法律真实观与客观真实观在证明标准上的分歧真正在于,法律真实观拒绝将外在的客观事实作为裁判依据,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63.html -
了解详情
,对该│ │庭,三是提请讯间人员出庭。不能│ │ │供述取得的合法性予以证明。公诉人当庭不能举证 │ │当庭举证,建议延期审理。 │ │ │的,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述进行听审,如果需要设置,应怎样诉答、怎样分配提出责任与证明责任、怎样确定排除的标准、怎样进行程序的救济如果不需要设置,人民检察院在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57.html -
了解详情
四、证明与推定 制度规定的第三个模糊之处是诽谤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问题,特别是证明与推定的关系问题。在这一方面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第一, ,有足够证据的标准,但是在这一阶段,诽谤案件的自诉人到底应当提供哪些方面的证据,并不清楚,实践中由法院自行把握。笔者以为,自诉人履行证明责任的过程可以分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