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专有技术。如果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行为人侵犯了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行为人的行为,并不意味着权利人就失了对上述知识产权 、商标权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不能成为合同诈骗罪的对象。刑法第219条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行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对方的商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69.html -
了解详情
日常经验进行判断。客户名单是经营信息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审判实践中常常占据着经营秘密侵权案件的首要地位,因此,对其构成要件以及是否构成侵权等问题的认定在 也构成侵权。 关于来源不正当行为的举证问题值得探讨。根据国家工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第五条权利人能证明被申请人所使用的信息与自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545.html -
了解详情
销售、欺骗性有奖销售以及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行为(第13条);诋毁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行为(第14条)。属于垄断行为的有5项(条文), 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细化第10条规定之《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细化第8条规定之《关于禁止商业贿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4.html -
了解详情
、主客观统一标准说。要求行为人基于数个犯意、实施了数个符合分则构成要件的犯罪行为、侵犯了数个法益,才能构成数罪。上述三种观点中,构成要件标准说为我国刑法 后者属特别法条、前者属普通法条。刑法第219条所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罪与刑法第398条所规定的泄露国家秘密罪却属交叉式竞合:二罪的行为方式及行为对象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47.html -
了解详情
、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9)经营者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13)经营者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14)投标者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 (1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7701.html -
了解详情
条 155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刑法第215条 156 假冒专利罪 刑法第216条 157 侵犯著作权罪 刑法第217条 158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刑法第218条 159 侵犯商业秘密罪 刑法第219条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13) 160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刑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048.html -
了解详情
。秘密所有人本是为了协助司法,如果法院不采取保护措施,致秘密遭受损害,无异于审判权侵犯了秘密权。[3](398)所以某些情形下有必要排除当事人在场见证或 案件。此类案件一律不公开,法院也没有裁量空间。申请不公开包括离婚案件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对此类案件,法院有酌情决定权。合意不公开是指双方当事人合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731.html -
了解详情
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第十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820.html -
了解详情
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注意: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 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不正当竞争案件几个问题的解答(试行)》之规定,商业秘密中之技术信息,包括完整的技术方案、开发过程中的阶段性技术成果以及取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644.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其原意是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确定,因为要守密一般而言用人单位禁止掌握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后进入竞争性单位工作,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劳动者的竞业禁止义务。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五款来看,客户名单属于常见的和典型的经营信息,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5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