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罚金、没收财产已经执行的,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这实际上采用了结果责任标准。因此,此次修改应作全盘考虑,明确刑事赔偿 必须进行简化。结合《赔偿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24]所谓简化确认程序是指确认将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29.html -
了解详情
次数予以合理限制,并完善对被告人等的救济程序。加强对撤回起诉的监督制约,在完善检察机关内部制约机制的同时,加强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职能。 【关键词】撤回起诉 条件规定不全面。根据两高的司法解释,撤回起诉的适用条件包括发现不存在犯罪事实、发现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发现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三个方面。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82.html -
了解详情
为99%以上,真正决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命运的程序是侦查而非审判。一旦侦查权力的恣意横行得不到监督和制约,出现刑事错案也就不足为奇了。[2]侦查工作过程缺乏 对公民人身、财产等宪法性权利的严重侵犯,因而均属于法官保留的职权。[18]刑事侦查中的司法介人在原有的检察机关依法监督的形式外,应当设立审判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48.html -
了解详情
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从上述这些规定来看,事实认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术语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均有待于进一步解释。对此,难免 程序来处理,具体危害表现在易给当事人和公众留下司法不公的印象,而适用法律错误则能适用上诉程序或者审判监督程序而得到纠正。就两者的联系来说,异判的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11.html -
了解详情
的传统法律文化影响,重打击犯罪、轻人权保障的司法理念弱化了检察环节对刑事错案的警惕和预防,一些地方将不枉不纵的理想目标,异化为宁枉不纵的司法决策。 与不起诉的裁量权,客观上成了刑事审判程序上的把关者,以此防止法官恣意专断。又通过出庭支持公诉并监督审判,保障审判程序的合法;对错误裁判提起救济,保障审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10.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和规则应是什么?(32)对那些越权的或者不当的司法解释,如何纠偏?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改善刑法解释的技术、增强刑法解释的质量,无疑都是有好处的。 刑法运作,主要涉及以下一些方面: 一是刑法适用的过程,包括从案件侦查、起诉、审判到刑罚执行乃至申诉、审判监督程序等阶段。比如,有的国家或地区,对检察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48.html -
了解详情
还严禁以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则进一步规定,凡是通过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获取的被告人 远不止这些。按照现行的刑事司法体制,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有权对侦查和审判活动的合法性进行法律监督,并对违反法律程序的诉讼行为加以纠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68.html -
了解详情
逮捕案件,也没有积累必要的办案经验。更重要的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甚至没有规定法院决定逮捕的程序,司法解释对法院决定逮捕的程序之规定,也简略得无以复加 ,使三方组合成为检察机关和犯罪嫌疑人两方组合。要维系审查逮捕程序的诉讼构造,就应当取消鼓励追捕的考核指标,或者把侦查监督与审查逮捕分离,由专门的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28.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的审查权和调查权,[4]刑事诉讼法还具体规定了侦查活动的监督程序以及启动监督程序的条件。但对侦查活动的知悉权则没有明确,只能通过接受侦查主体提请审查 质量的重要举措。量刑建议要求公诉人熟悉案件事实、证据及其他情节,掌握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把法律制度的一般规则与具体案情恰当地结合起来,方能保证指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08.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严重违反诉讼程序的行为规定了消极的法律后果…… 然而,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后不久,由于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即通过法律解释的形式,对该 了检察机关是一种并列于法院的司法机关;而中国宪法和检察院组织法所确立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则决定了检察机关有权对法院的审判活动实施法律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9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