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金思等人在当时所做的一些研究。不过,在大多数专业历史学家的著述中,我们还看不到法律外史的轮廓。[5](p25-27)[13-16] 另外一批试图对法律 个人主义、行动主义和实用主义则是这种价值观的核心。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的创造潜能和尊严。它在法律中的体现就是尊重个人的市场决定,支持契约自由和公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51.html -
了解详情
古典的古代或中世纪的作为城邦、帝国或领主国等意义上的政治集合体[5]。近代形态中的国家作为一种政治实体,其结构、本质及其意义到底是什么呢?这是近代社会一开始就摆 的东西,因为詹姆斯麦迪逊要使它具体体现在我们的宪法中,那就是,一个人的尊严的核心是他的确信、他的信念、他的信仰。对于一种宪法秩序的安全和存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50.html -
了解详情
是法律的精神原则,个人权利只有在社会利益许可的条件下才有存在的正当性。这正是中世纪的信条。这一精神在立法与司法中随处可见。这只要看看我们的宪法就可以了, 《地方知识诠释人类学论文集》,杨德睿译,麦田出版,2002年版,第325页以下。 [5][美]克利弗德纪尔兹《地方知识诠释人类学论文集》,杨德睿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47.html -
了解详情
儒家的哪些传统与法治原则相悖?作为中国人我深知儒家传统博大精深,分析它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但我们总不能因为敬畏它而不作批判,以至于绝对地盲目维护它的权威或价值。 没有意识到英语会有如此丰富而深奥的词汇,更惊叹昂格尔的娴熟的遣词修辞功夫,我不禁断然相信,一个人的思想深度与他的语言功夫一定是成正比的。我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34.html -
了解详情
符合学术规范?即使仅仅是针对我一个人的批评,这样的论据使用方式恐怕也是难以成立的,更何况是针对一群人! 关于刘涌案,我总共写过5篇文章[19],其中《刘涌案之 萧瀚:立法的责任伦理;张英红:孙志刚之死与体制之恶;韩浩月:我们暂住在这地球上;蒲红果:暂住证=地狱之门? ;大象:孙志刚事件与暂住证的是与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27.html -
了解详情
政治体中实现和维持个人的自由。为此,每一个公民参与集会形成公意就成了最重要的原则,人民的集会的权利不能有任何的妥协。我们知道,在现代 自己所说,这些名词往往彼此通用,知道加以区别就够了(第21-22页)。 [5] Roger D. Masters精心地解读这个连比例, 但过多地局限于数学公式,反而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411.html -
了解详情
总体的内部怀疑主义立场, 并且这种立场会威胁我们自身的事业。[5 ] (P79) 但他却将对这种立场的思考搁置到了此书的后半部分。 德沃金将讨论从一般性的 , 从维特根斯坦式的视角来看都是十分成问题的。第一个前提假定, 只有当个人的陈述能够准确地描述在决定行动时所感受到的某种内在心理状态时, 其行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47.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经过了实践检验,这种立法经验应当予以保留。在《物权法》通过之后,我们在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时,可以考虑在有关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配套法律法规中对公共 管理法》进行了修改,在第一章总则中增加一条,作为第六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以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和个人的房屋,并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59.html -
了解详情
梗(这种事情在中国非常普遍!)。但是,经了解得知并确认E书记与A老师并无个人恩怨,相反两个人的关系可能还不错,并且A也多次表示E书记这个人其实 要面对,[5](P83)所以,在一个熟人社区,面子就是通行证,不需要担保,不需要誓约,面子就是信任的基础。所以也就可以理解,在一个熟人社会里,因为我们每天都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98.html -
了解详情
化,现代社会已演变成为赫钦斯(Hutchins)所谓的学习社会,终身学习无法避免,就更加凸显了学习之于个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而成为人类 副教授,在读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①]参见李丽:《我们的宪法权利就在身边2006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载于《中国青年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9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