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适用难题的关键。 困惑之四:基本概念模糊造成利害关系人原告资格空置 在受理行政诉讼案件时,我们难免接触到三个基本概念,即原告资格、起诉条件、 利益标准出发,只有民事争议的当事人双方或其权利承受人才能作为利害关系人提起行政诉讼,其他人的权益只能寻求其他的途径予以保护。 四、利害关系人参与诉讼的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90.html -
了解详情
与不同制度的对应性,决定了各国制度的概貌,大陆法系国家尤其如此。在行政诉讼中,行政判决对行政行为的评价则仅限于围绕其合法性评价与效力评价 居民受到干扰,深以为苦,因而提起预防性不作为诉讼。 [14]而丹宁勋爵在《法律的训诫》中写过英国色情影片案(R.v.Greater London Council),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481.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法性,因此应当以民事争议的处理结果来确定登记的合法性; (三)应当在行政诉讼中一并解决民事争议,其着眼点在于减轻当事人的讼累,而且从根本上解决 尽到了应尽的审查职责,且符合法定程序,没有违法行政,那么这种情况下行政诉讼的合法性审查标准也不足以解决行政行为背后的民事争议问题。 由此看来,处理房屋权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076.html -
了解详情
这可以视为最高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涵义所作的扩张性解释,从而使得中国行政诉讼制度中的具体行政行为概念与大陆法系的行政处分概念发生了区别:具体行政行为 使行政处分概念与行政命令概念、具体行政行为概念与抽象行政行为概念相区别,在行政诉讼实务上具有重要意义;该特征也使行政处分、具体行政行为拥有法律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83.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性难于甄别,应中止民事诉讼,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机关解决行政争议的效力问题或提起行政诉讼。否则如行政行为撤销或确认违法,直接影响民事裁判的正确性。常见于行政许可、 民法调整。 它有别于其他行政行为之处在于,它以民事争议为前提,即使在行政诉讼中,其实质仍为解决民事争议,最为典型的当数行政裁决。该类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832.html -
了解详情
回执手续。 二、原告负举证责任的范围 1.原告起诉符合法定的起诉条件。 《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 ,并符合其他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因此,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行政诉讼案件中,原告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已向行政机关提出了申请,行政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810.html -
了解详情
保证判决的一致性,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期限设置为3个月较为合理。 四、增设行政诉讼调解制度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国家赔偿案件外,不适用调解。 ;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处理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的关系。因此,我国有必要在行政诉讼中增设调解结案方式。笔者提出以下设想:(一)适用范围上,除了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692.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行为的诉讼中,行政许可诉讼被告的资格如何认定?其行政主体地位与现行行政诉讼制度职权法定原则有冲突。 三、行政许可受害人的法律救济 经行政许可的经营活动 其行政许可的公平申请权或要求排除赋予他人排他性许可的独占权而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在审理中不可避免要遇到这些问题。从理论上说,凡符合许可条件的申请人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74.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相对人合法权利与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把握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不仅要从 进行司法审查,撤销或确认其行为无效,从而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可见,在行政诉讼中,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利与监督行政主体追究其行政责任,两者密不可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06.html -
了解详情
明显优势证明标准又称清晰和令人信服的证明标准或清楚而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行政诉讼中的优势证明标准,是指审判法庭按照证明效力具有明显优势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 其证明标准的要求也应低于刑事诉讼而高于民事诉讼,即明显优势证明标准。行政诉讼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适用优势证明标准或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其他则应采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4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