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 、判决书应及时送达被害人,确保被害人了解判决情况,对未上诉抗诉的一审判决,须被害人请求抗诉期限届满后发生法律效力。 2、完善对被害人的法律援助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625.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监督意见,通知有关方面改正。即使由于违犯法律,作了错误的裁判,人民检察院还可以依法提出抗诉,按照第二审程序加以纠正。由此可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人民检察院的 的变更最终是关系到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一事不再理”原则本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其意思指案件一经法官宣判,就产生“既判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63.html -
了解详情
权力,它是由公诉提起权(包括不起诉权)、公诉支持权、公诉变更权和抗诉权所组成的一组权力束,公诉变更权是公诉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赋予了检察院 在刑事诉讼中与被告人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但由于检察院以国家(或社会)代表的身份参与诉讼的,因此其诉讼地位又不完全等同于民事诉讼中的原告方,这突出表现在:检察院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18.html -
了解详情
,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第64条)。据此,有学者认为,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不仅是对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活动的 之嫌。《行政诉讼法》的以上规定,是检察机关对审判活动的监督,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也有类似的规定,因此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875.html -
了解详情
朱建勇故意毁坏财物案[28]、许霆盗窃案[29]等均是如此,相比之下只有极少数的民事案件在出现法律适用困难或者根本无法所依之时,才被当作疑难案件来讨论和 五类:其一,拟判处死刑的;其二,合议庭成员意见有重大分歧的;其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其四,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其五,其他需要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82.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不再立案审查(本院院长提起再审,或者上级人民法院函示复查、指令再审,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的除外)。 第四条 本院受理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再审(申诉)案件: ( 的案件;未起诉到法院的非诉案件及超过法定申请再审(申诉)期限[即民事、行政案件的再审申请人或申诉人超过两年才申请再审(申诉)]的案件,均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624.html -
了解详情
的工具,依法追缴、没收。 判决宣告后,刘涌不服,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扈艳、刘宝贵亦不服,提出上诉。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3年 年12月18日至22日在辽宁省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该案。最高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出庭支持公诉。再审被告人刘涌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了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64.html -
了解详情
5元,未达到该罪的数额要求,故其行为不够成犯罪。公诉机关未抗诉。[ 3 ]笔者认为,本案当中检察院的起诉和法院的认定均有误。虽然余某向被害人显示刀具, 。如果强行霸占他人不动产的行为以抢劫罪论处,恐怕会有违一般民众的法感情,按照民事纠纷解决即可。对此,有的学者正确地指出不动产不能成为本罪的对象。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14.html -
了解详情
在他出生以前这对他毫无裨益。”康德在18世纪末出版的《法的形而上学原理》一书中,也已经提出了“一位好名声的人死后继承存在的权利”的学说。他认为, 则检察长也有权提起诉讼。‘’在我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进行监督,又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对于死亡人没有近亲属以及已撤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8.html -
了解详情
控辩平等的原则,当事人等提出的上诉案件要经过二审法院的审查与限制,但对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一律开庭审理,这明显不符合诉讼化中控辩双方平等对抗的实质要求。 均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化色彩,此次《修正案(草案)》并未予以修改,建议借鉴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相关规定,对该程序进行诉讼化改造,将其打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