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的适用解释,在实践中是不可能的,况且这样做对法官素质的提升和保障案件当事人获得公平正义的判决也是不利的。[23] (二)法院或者检察机关 关于能动 是,检察官、检察事务官或者司法警察职员,在有相当的理由足以怀疑犯罪嫌疑人已经犯罪时,依据法官预先签发的逮捕证,可以逮捕。《德国刑事诉讼法》第112条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14.html -
了解详情
品越大,自然其换得的利益就越大。将民意纳入判决依据,只会促使法官进一步腐败。另外,民意审判还会为法官牺牲法律以讨好民意、牺牲 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69. [11][美]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M].苏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59. [12]周永坤。民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506.html -
了解详情
或本案应当如何适用某个制定法条文,进而适用于当事人得出判决结果。所以,法官的必然倾向就是只给出必要的、有限的规则,尽量缓解溯及力困境。 [二]庄丰源 自足性就表现为,《香港基本法》能够为处理中央政府与香港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提供充分、完整的依据,这就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必须遵循《香港基本法》。这一点貌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925.html -
了解详情
组成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分化为九个利益群体,形成了所谓的新农民阶层。这种社会分层的划分依据主要在于职业分化。然而,职业分化是否对乡村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 进行调解。而现在,基层法官的审理效率非常高,他们在受理离婚案件后,一般不会下乡调查;法官与当事人见面只有两三次,就可能作出判决。如果双方在离婚与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314.html -
了解详情
自身理智启示设定前提,并沿着自己认为是最好的路线进行。而法官不是从自身理智或合宜性出发去发现前提或判决依据,相反,他应当在法律体系内和司法 》2009年9月11日。 [6]参见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浙法民一[2009]3号)第13条。 [7]参见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55.html -
了解详情
合理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在我国找不到任何法律依据。我国诉讼法上实际存在民意通过法律程序进入司法的制度,即人民陪审员制度。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的期待,然而一旦卷入诉讼中,都希望向法官施加压力,以获得有利于自己的判决,这是人类的天性。司法需要媒体的监督来防止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尤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76.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在多种解释可能之间做出取舍,同时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性,法官也必须在当事人的不同主张之间选择最符合法律精神的判决,这仅仅依靠形式逻辑是无法达到目的的 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1]卡多佐也认为在不同的裁决结果之间作出选择并不是逻辑决定的,而是依据社会利益。[2]结果导向思维经历了自产生时期对形式逻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01.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方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对法官能否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同样意义重大。以辨认笔录为例,由受害人或目击证人进行的辨认对很多案件的判决而言都起决定性作用,但如果 所取得的言词证据与其他证据能够相互吻合一致,即内容真实可信,也不应作为定案依据。第二,虽现有立法将非法手段虽表述为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但结合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988.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方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对法官能否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同样意义重大。以辨认笔录为例,由受害人或目击证人进行的辨认对很多案件的判决而言都起决定性作用,但如果 所取得的言词证据与其他证据能够相互吻合一致,即内容真实可信,也不应作为定案依据。第二,虽现有立法将非法手段虽表述为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但结合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987.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在裁判制作方面还缺乏上述理念,对司法决策生成的内在逻辑、法律及法理依据少有详尽论证。在李昌奎案件二审判决中,对改判缺乏有效论证,这在一定程度上 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03页。 [3]其实,法官的民主精神就是坚持专业理性,向法律负责的精神。法官如果对民意负责,其实质就是以民意代替法律。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0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