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坤:《民意审判与审判元规则》,载《法学》2009年第8期。 [8]依据司法专业人士共识性判断,如张金柱案件中,将应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被告人 19]参见最高人民法院编:《刑事审判参考》第75集、76集,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0]美国法官对否定适用死刑的判决,曾如此解释:在历史上某个时候允许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082.html -
了解详情
的起诉书,则不能补正,而应作出公诉不受理的判决。在英美法国家,要求起诉书应该记载明确的诉因,否则法官可以驳回起诉,如果罪状不够详细,过于概括,法官 名改判[15]。日本对刑事案件的判决也实行两级上诉制度:控诉和上告。日本的控诉审原则上实行的是事后审查制,上诉审法院原则上必须依据第一审已经调查过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596.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性的品格证据虽然不能在定罪阶段出现,但完全可以被法官作为衡量被告人主观恶性的重要依据;传闻证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虽然在定罪阶段应被严格适用,但在量刑 后果的恶性刑事案件,这些案件经过舆论的炒作,往往会给法官造成强大的外部压力,或多或少地会对法官的公正判决产生消极的影响。而这些案件,在定罪方面产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25.html -
了解详情
、协助的义务。 在大陆法系,传统上,法庭调查及事实认定主要是法官的权责,这来源于大陆法的适用法律的审判模式:如果案件事实得不到解明,要件事实就不能被该 权生父提起确认亲子关系诉讼之许可性》,载姜世明:《民事证据法实例研析(二)暨判决评释》,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9页以下。)。我国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11.html -
了解详情
的便利性。其要求所有指导性案例都应是公开的,不能有任何不公开但作为办案依据的案例。同时,应保证公众,特别是当事人和法律职业者能便捷查阅 .人民法院报,2011-04-19(5). [24]翁子明.司法判决的生产方式当代中国法官的制度激励与行为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5]高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65.html -
了解详情
的角色保持中立,让双方当事人进行证明和质证,法官的工作重心旨在于认证并得出判决。 主观的证明责任体现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首先,在当事人提起诉讼主张后,依法( 不能以待证事实真伪不明为由而拒绝做出裁判,其对待证事实真实与否的认定,就必须依据一定的证明标准(也被称为证明尺度或证明力),这体现了证据裁判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91.html -
了解详情
作用主要是为法官或其他法律职业者查找相关法律点提供便利。 在日本,判例是法院对特定的诉讼案件解释、适用法律做出的判断,高等裁判所的判决与最高裁判 条款是否存在两种以上解释,以上解释是否均属于通常理解。依据合同法及保险法,肯定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说明:这实际上是对保险法第31条和合同法第4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194.html -
了解详情
夫达斯勒体育用品波马股份公司诉农工商超市(集团)有限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一案的二审审理过程中,上诉人波马公司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交了(2009)沪东证 司法体系中,最高法院的判决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这一时期,如果说其他案件的法官在运用社会科学证据作为认定裁判事实的依据方面所进行的是一种小心翼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6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审法院?法律审法院依据什么标准裁量选择案件进行审理?对哪些问题的裁判可以超越个案界限,供本院及下级法院在类似案件中参照适用?对先前判决中哪些事项的违反 直接的认识,怎么会对同一法律问题出现不同判呢?哈泽德解释道,不同法官的世界观并不相同,因此他们经常无法在法律结论上达成一致。[17]这番辩解是苍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214.html -
了解详情
,检控方应对侦讯合法性承担证明责任,其证据不能说服法官的,就应认为没有履行证明责任,受到质疑的证据就是非法证据。但在司法实践中,法庭排除非法证据的 会被宣判无罪,常常不是一个依据法律和事实来衡量的问题,很多复杂的因素都会影响和制约法院的裁判。一方面,错案追究制度使法院的判决结果成为衡量侦查、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9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