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的双重立法标准,使得大量受到犯罪行为侵害却无物质或很少有物质损失(如强奸、诽谤等)的受害人得不到合理的赔偿,这使得他们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设置多有 将因侮辱和伤害身体而受损失包括在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范围之内。这些对我国将来的立法修改和完善,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实践证明,在许多案件中,仅仅有被告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58.html -
了解详情
处分权的限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事诉讼是以法院权力受制于当事人的处分权为前提的,就是由当事人之间确定争点即应证明的事实,并证明双方所争执的事实,而法院则站 的处分权予以必要限制,而由法官依职权并进行必要的探知。 3、限制处分权应注意的问题 从民事诉讼的分权与制约机制来讲,处分权与法院职权之间构成了一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28.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认定证据,并根据证据证明的事实做出民事裁判的过程。证据与民事诉讼的许多程序、制度是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许多主要诉讼程序本身就是证据运用过程,如: 诉讼的统一证据法,则很难反映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在证据收集、举证责任、证明标准等等问题上的种种特色,且不利于社会公众掌握和法院准确适用;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697.html -
了解详情
在经追缴或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由民事审判庭审理时,由于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证据的证明标准不同,刑事诉讼采用排除合理怀疑的原则,要求证据确实、充分;而 趋势是国有独资企业逐渐被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制公司所取代。作为一个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企业法人单位,国有、集体资本和其他出资人一样享有的是控股权,不到清算之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36.html -
了解详情
平分,诉讼权利呈对等状态;但实质上由于自诉人承担着证明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而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又相当高,自诉人的举证能力有限,因此仅凭自诉人自身的力量 方法,往往对一个案子长时间地作调解工作,一味的延长办案期限,致使大量的刑事自诉案件民事化而不通过公正高效的判决予以结案。 (三)和解和撤诉。刑诉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50.html -
了解详情
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但是退赔或追缴的结果的结论,应由哪个机关作出,还是由当事人举证证明,《规定》没有 民法的判断标准,犯罪行为同时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一种,是区别于民法意义上的一般侵权行为、特殊侵权行为之外的另一种。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10.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责任制度,在法院内部实行错案追究制。明确划分重大、疑难案件与一般案件,简易案件的标准,加大审判工作制约机制的力度,防止权力滥用,确保司法公正。 前述改革的诸 争执点的发现从而为庭审有秩序、有重点地进行打下基础。此外还应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承认制度。承认不仅可以在庭审中作出,而且在庭前程序中也应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299.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是个长期困扰刑事审判的突出问题,赔偿范围、标准、数额及兑现等问题在审判实践中都非常棘手,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笔者结合自己的审判经验 部分特有的事实,通过法庭调查用证据加以证明,在裁判文书中明示。主要查明以下几点:(1)原告人是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及其基本情况。(2)原告人遭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079.html -
了解详情
的,它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具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责,是最佳的公共利益代表人。 五 结语 在民事诉讼的理论由制度分析转向行为分析时,虽然可以更加注重法律的 6]莫诺卡佩莱蒂等著,徐昕译:《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7]参见莫诺卡佩莱蒂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40.html -
了解详情
种平衡。此外,第一种观点认为“律师费不是必要的支出”,这种认识已不符合我国民事诉讼的客观实际。由于我国文化教育水平的限制,很多当事人没有能力把事实讲清并依据 损害的救济手段,以实现填补损害之供效。虽然绝大多数精神损害无法用金钱的标准加以衡量,但在各种救济手段中,只有金钱赔偿才最能弥补受害人所遭受的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