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是分层论。这种观点直接来源于英美法系国家对证明标准的所谓九个层次的理论2,认为刑事诉讼中存在不同的证明标准,“排除合理怀疑”为刑事案件诉讼证明 效果并无二致,只不过是判断主体不同而已,“万一能判”论者下意识地认为法官的判断能力高于检察官,显然失当。 正如有的学者所言“ 决不是因为审判人员比检察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9.html -
了解详情
看来,有可能使作证者陷于法官认为可能被控告或起诉,导致任何刑事指控、刑罚、或(刑事案件中)没收的任何问题。”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五条规定:“任何人..... 由于他不能说明财产来源合法,而是因为控方证明他持有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财产。控方的证明责任的证明标准并未降低,即仍应达到犯罪事实、情节清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1.html -
了解详情
把毋庸置疑改为指证据有85%以上的真实性。这给确凿可信标准留下的余地很小。”(注:王以真:《英美刑事证据法中的证明责任问题》,《中国法学》1991 责任主体。其次,可以从“场”论和证明责任的分层理论加以考察。如果我们借助于物理学中的“场论”,那么就可以看到,从刑事案件的发生到审判的展开,将会形成如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41.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化,希望出台一种确定性的刑事证据标准规则为定案作依据,缺乏可操作的具体规定不仅难以确定证据资格的有无,而且影响到证据的证明力大小。对此,笔者认为 并不是实行起诉状一本主义,所以辩方可从起诉复印材料中看到案件的绝大多数证据;其二,由于我国强烈的职权主义审问式侦查模式,律师难以与控诉机关形成对抗,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73.html -
了解详情
层次,即实事求是、排除一切合理怀疑、高度盖然性、中度盖然性以及低度盖然性。对于刑事案件的审理,一般要求达到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在民事诉讼中,往往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页。 [27][德]莱奥·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第95页以下。 [28][日]高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41.html -
了解详情
追求客观真实提供证据支撑(各种主客观原因决定了责任认定书是交通事故民事、刑事案件判决的主要证据)。这种作法与行政行为转换理论的功效相类似,承认对违法行为的转换 突破的情况下(如建立类似法国行政法院的完全管辖案件制度),不能得到彻底解决。目前能做到的,主要是降低此类行政案件的证明标准,充分尊重行政机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40.html -
了解详情
的思想基础: “我国三大诉讼法有关证明标准的规定虽然在措辞上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实行的仍然是一元化的证明标准,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我国证据制度 关系(固有还是特殊体现?) 1、在我国,行政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一起,并列为国家三大诉讼法律部门[23].应该说,这种理解是对行政诉讼法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52.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事实,都从客观事实衍生而来。主观事实在推动案件的进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刑事诉讼法》上规定的“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应当移送起诉,应当提起公诉等等, 都是依据证据来认定案情的,而证明标准往往又是具有“排他性”的,而这种“排他性”很难严格与客观真实划等号。另一方面,实践中,对许多案件,或者说,对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86.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四)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 ,刑事法律的适用范围十分宽泛,不仅包括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还包括刑事案件的审判和刑事判决或者裁定的执行,而其中,刑事案件的审判既包括定罪,也包括量刑两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28.html -
了解详情
让渡或者和他国共享?这种管辖权的让渡和共享理论类似于国际刑事管辖权移交理论[28].刑事管辖权的国际转移是指某一个刑事案件的一个案件的管辖权由一个国家转移到一个 两个观点之外,营业活动原则是美国法院在适用“长臂管辖权”时确定“最低联系”的又一标准原则。在CodtV.Ward一案(案例3)中,康涅狄格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