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逐步发展,在案件类型上扩大到经济纠纷的调解;在机构安排上,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都开展行政调解;在数量上,行政调解处理了大量的民事和经济纠纷。 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如何进行申请该法并没有涉及。行政调解申请程序相对于诉讼调解程序应该设计得更加简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12.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或裁定原告败诉。主审法官驳回原告的起诉或判决原告败诉,并不是原告的诉讼请求不当,也不是被告的不作为正当,更不是公共利益没有受到侵害, 诉讼不会侵害当事人的处分权。公益诉讼案件主要是为了追究违法人的民事责任,公益诉讼的前提就是对方的行为已经侵害了公益,违背了民事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对于违法行为,任何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11.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合法,正因为如此,民事诉讼中才出现了具体行政行为,但法律规定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是行政诉讼的主要任务,于是就产生了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交叉现象 尽到实质审查的义务,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房产管理部门为乙女变更房屋产权证的具体行政行为。 笔者认为,该案件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0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并不能表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但它为我们为建立此项制度提供了一项事实依据,对于民事争议的行政裁决违法,且有民事当事人的请求才能进行一并 ,对于行政相对人来讲,赢与不赢差别不大,胜者很难得到好处, 官了民不了的行政案件比比皆是。人民群众在此类行政诉讼中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极个别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67.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制度。 在美国,很早就有相关人诉讼、市民提起的职务履行令请求诉讼和纳税人提起的禁令请求诉讼等类似行政公益诉讼的形式。但1940年以前,当事人的起诉资格是 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监督和制约。作为行政法母国的法国很早就建立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其越权之诉(属于客观诉讼)既不是全民之诉,也不限制当事人须在主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52.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只在《环境保护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有原则性的规定。严格地说,这些规定虽然有肯定公民诉讼的意思,但属于原则性规定,过于笼统对诸如诉讼的 而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提起诉讼的原告必须与案件有直接的厉害关系,这就大大限制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不利于公众积极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09.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法律关系也不能调解。而且行政诉讼法的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这一法律条文的规定,是因为当时行政诉讼制度属于初创时期,出于对当事人利益保护和维护国家权力严肃性的目的 。 (二)第三人缺席时的调解。行政裁决诉讼涉及到了三方的利益,一方为提起诉讼的原告,他同时也是民事争议当事人,另一方为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81.html -
了解详情
,对相对人来说也是求之不得,因为行政机关的积极作为满足了其诉讼请求,使行政争议的起因消除。因此,调解在此类案件中的适用能使行政机关与相对人取得双赢的效果 。尽管这些合同具有行政性,但它属于合同的范畴,存在着行政机关与相对人合意的成分,具有契约性。行政合同中合同是基础,行政是例外,它是民事合同的一种特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72.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二是判决驳回丙的诉讼请求,虽肯定了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的审查权,但行政判决直接确认了买卖合同无效。无论行政案件如何先行判决,均必须在 裁量行为,而是属于羁束行政行为,如颁发所有权证的行为,如果当事人以行政机关不作为而提起行政诉讼时,另一方当事人以权属争议为由必然提起民事诉讼,产生了民事诉讼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3.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社会和劳动人民利益有关重要民事案件及行政诉讼。这说明检察机关提起行政诉讼是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的。当前我国在公益诉讼尤其是行政公益诉讼的立法及司法没有较大的 于以后 将要发生的同类行为或事件。第三是准立法性。抽象行政行为在性质上属于行政行为,但它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的 法 律特征,并须经过起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