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注意程度才构成过失?还是未完成董事注意义务的要求的全部要素才构成过失?抑或是未完成董事注意义务要求的全部要素中的其中一个要素就构成过失? (二)董事注意 在司法上确立商业判断规则,只能在立法上通过设定董事一般过失免责来实现对董事的保护,以发挥其积极性。 【作者简介】 陈本寒,单位为武汉大学。艾围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79.html -
了解详情
,市场不断扩大,人口迁移频繁,异地甚至跨国交易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受让人调查标的物所有权的来龙去脉,不仅费时费力增加交易成本,而且根本是不可能之事。如果立法 之偏爱以谋取私利,法律上仍对其予以保护,显然有违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公示公信原则的立法目的。经过公示的物权可取得公信力,这种公信力实际上是为了降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356.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主张侵权责任;后者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一行为同时符合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时,原则上只能依违约责任主张请求权,但是如果依违约责任主张请求会造成显失公平的 责任而要求其返还财产,也可基于物上请求权,要求对方返还财产,此时,这两种请求权所欲保护的利益客体是一致的,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发生竞合。又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38.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存在问题。仅就物权行为无因制度而言,如上所述,其创立本意即在为适应市场交易的要求而维护交易安全。然问题在于,物权行为无因制度在具有维护交易安全功能的背后 公示原则,自然建立起基于动产占有的对第三人保护的客观标准,确定动产占有的公信力,建立符合物权公示原则的权利正确性推定规则,根据这一规则来确定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620.html -
了解详情
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②]笔者认为,信用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发展而来,是诚实信用原则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要求。 由于信用的本质在于其是一种社会评价,并不直接体现为 对信用权的保护。令人遗憾的是,草案对信用权的概念未作规定。笔者认为信用权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所具有的履约能力和意愿所获得的信赖程度的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94.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的法律文件。因此,其执行应符合这些利益的要求,并照顾到习惯、信用的需要及公平原则。② 作为与意思主义相对立的表示主义理论是古罗马及日尔曼严格 的解释应以相对人足以合理客观了解的表示内容为准,以保护相对人的信赖利益。[5](P239) 英美法系国家是采取客观主义解释原则的典型。英国上诉法院法官史韬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439.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之债之关系),其目的乃在保护相对人之信赖利益。进而得出结论认为,缔约上过失制度结合了过失责任原则与信赖责任原则二种思想,属于损害赔偿之归责 ㄒ姹;しā罚ㄒ韵录虺啤断?ā罚┑?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010.html -
了解详情
又按照知识产权公示原则的要求建立起知识产权登记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知识产权法登记的公信原则,具体表现为权利正确性推定原则,以保护根据知识产权登记簿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7]孙鹏:《民法上信赖保护制度及其法的构成在静的安全与交易安全之间》,《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66.html -
了解详情
出于登记的实质审查制度对人力和物力的要求考虑,在我国现阶段建立登记的实质审查制度又是不现实的。 现代交易规则应保护第三人利益,因为第三人是市场交易秩序 忠译,《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4期。 [iv] 参见张家勇《物权法区分原则的意义及其贯彻逻辑》,《民商法学》2003年第2期。 [v] 尽管我国不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14.html -
了解详情
唯有债权人的债权不能通过其他途径从债务人或抵押人处满足时,抵押权人才可能要求以受让人取得的抵押物折价、拍卖或变卖并从其价款实现自身债权,异言之,抵押权人充其量为 ,抵押权的追及效力使受让人对物权公示的信赖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无疑是对动产物权公示公信原则的颠覆!何况,受让人取得抵押物后,会随时将抵押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