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点,即认为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犯罪成立标准而非犯罪既遂标准,只有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才构成犯罪。没有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不能 杀人罪也是结果犯,但故意杀人未造成死亡后果的,成立犯罪未遂,那么。侵犯商业秘密未造成重大损害的,自然也可以成立犯罪未遂。但是,这样的类比明显不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01.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商标和著作权诉讼中证据保全的法律规定基本上符合TRIPS要求,但专利诉讼、商业秘密诉讼、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诉讼、植物新品种诉讼等其他知识产权诉讼中的 当事人控制的证明其权利主张的证据,则司法当局应有权在适当场合确保对秘密信息给予保护的条件下责令另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据。”需要说明的是,TRIPS协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63.html -
了解详情
的“常规武器”,经常见诸于著作权侵权纠纷,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不正当竞争纠纷中的侵犯商业秘密纠纷;以及一些非专利技术合同纠纷等等案件。在一些专利侵权纠纷案中,权属 ,白碳黑的制造技术是公有技术,但是高精度白碳黑的配比方案则是技术秘密。然而无论是公有技术还是非专利技术,都不存在所有权问题,因为物权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68.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密切相关的信息。另一种是能作为区别不同商品或服务来源标志并体现他人商业信誉的工商业经营标记信息,包括商标权的客体即商标,商标则是记载于特定物品上 ,多数知识产权具有的“行”也是“禁”特征的反射性结果。 5.知识产权保护对象中除商业秘密之外,其他都为公开的成果信息。从信息公开时起,相应成果信息就处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37.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直接或者间接任职,并不得泄露原单位的商业秘密。用人单位应当向受到此种就业限制的雇员支付一定的合理的补偿。”国家科委1997年7月印发的《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建材局科技司《关于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通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3.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实用性”结合在一起规定,而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里,似乎用“商业价值”代替“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现行的《专利法》(要求受 的保密措施”,然而这些在法律上都没有规定。国家工商局在《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对保密措施进行了列举“包括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68.html -
了解详情
业禁止条款无疑就变成了“霸王条款”。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一项信息是否构成商业秘密,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认定: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 限制劳动者的就业权利。企业的董事、经理全面掌握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了解企业的商业机密,对这些人加以限制倒在情理之中。但有的企业采用格式条款合同,只要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70.html -
了解详情
的[31];③离职(包括退休、下岗、“跳槽”等)的国有单位人员将其掌握的商业秘密擅自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32];④国有单位的职工或与国有单位有 思考》,《上海法制报》,1996-08-05. [34]吴雅平,《斩断窃取商业秘密的黑手》,《中国专利报》,1996-01-08. [35]潘剑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64.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 因此在我国知识产权法的范畴内又细分了着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商业秘密法等诸多内容, 这些内容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制度体系, 并 法与公共利益之间也有紧密联系。因为如果说整个社会连企业自身的商业秘密都无法保守的话, 也就意味着整个市场环境的混乱, 这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3467.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 因此在我国知识产权法的范畴内又细分了着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商业秘密法等诸多内容, 这些内容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制度体系, 并 法与公共利益之间也有紧密联系。因为如果说整个社会连企业自身的商业秘密都无法保守的话, 也就意味着整个市场环境的混乱, 这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94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