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证明、否定者不承担证明。总而言之,就是说,在诉讼中主张积极性事实的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传统上,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并无太大差别。英美 在司法实践中也相当罕见。所以,笔者以虚假陈述为中心,专门考察美国关于证券民事诉讼的国会立法及法院相关判例对证券民事损害赔偿因果关系推定问题所做的演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29.html -
了解详情
。比如,证据法可能会授权在特殊情形下,裁判者能够改变法定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而在具体情形下作出特殊的处置,以防止出现恶法亦法效应。由此来看,民事实体法 在美国的立法中,其规定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的收集证据的程序制度,便是一个典型的程序性证据制度,因而它被规定在《联邦民事诉讼程序规则》中,而没有规定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063.html -
了解详情
举证责任是一个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二)所谓举证责任的“平等”观有人主张“举证平等”,认为“举证责任的主体是当事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 ”的情况下,得出他“承担可能败诉的法律后果”这种结论为时过早。(四)关于法院查证责任的悖论在民事诉讼中,有人认为,“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不是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41.html -
了解详情
的座谈中,我们体会到了这些年来中级法院民事诉讼实务的最大变化,正在于当事人举证已经成为法院获得纠纷信息的主流,而依职权调查取证仅仅居于一种辅助性的 ,参见王亚新,2002,40-46,192-193页。在美国民事诉讼的庭审中,当事人如果作为证据方法就有必要离开当事人的席位,坐到证人席上去接受双方律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55.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ordinaryhumanexpe-rienc.);(7)请求变更现状的当事人理应承担证明责任,等等。[3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规定:“在法律没有 版,第6页。[15]参见罗尔斯:《正义论》,转引自[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04.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当事人举证的内容及其范围和要求,以增强当事人举证的针对性。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原告被告的适格问题,同时也包括当事人的变更问题江伟、刘敏:《论民事诉讼模式的转换与法官的释明权》,载《诉讼法论丛》第6卷,法律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84.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明证(因为证明责任是预置在实体法之中的,在逻辑上是先于具体的诉讼的,而传统的举证责任的转移则是存在于具体的诉讼之中的)。八十年代学者们开始提出 强调当事人的主体性地位,当事人的主体性地位加上法院的中立地位正是现代民事诉讼的和谐结构。参考文献:[1][德]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庄敬华译,中国法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85.html -
了解详情
的座谈中,我们体会到了这些年来中级法院民事诉讼实务的最大变化,正在于当事人举证已经成为法院获得纠纷信息的主流,而依职权调查取证仅仅居于一种辅助性的 ,参见王亚新,2002,40-46,192-193页。在美国民事诉讼的庭审中,当事人如果作为证据方法就有必要离开当事人的席位,坐到证人席上去接受双方律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8.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在实体法上主张与对方当事人的主张事实不同的法律效果以排斥对方当事人的请求。在民事诉讼中,抗辩与否认的性质是不同的,在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上也存在差别。 。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1页;余延满:《合同法原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3页。[②]合意抵销与法定抵销存在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81.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使范围包括审前阶段、庭审阶段、二审阶段和再审阶段等民事诉讼程序的各个不同环节,审前阶段要求围绕举证及法律后果进行释明、或就争议焦点进行举证等 评估的话,它是在整体上属于职权主义色彩的、但已具有了当事人主义的若干特性的结构式样 .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诉讼的观念和基本原理,审判方式改革正朝着适当弱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