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权益早日得以实现。 按照工会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上级工会可以就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拖欠下级工会的经费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对这类案件, 合同,并不因劳动者担任了工会职务而受影响。 2.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 人民法院审理职工和工会工作人员因参加工会活动或者履行工会法规定的职责而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635.html -
了解详情
外国人顺应了职场的需要,提供了国际交流交往的空间和平台,但与此同时,企业违法聘用外国人就业的现象也有所显现。据该市出入境管理部门统计,2008年全年办理就业 第25条的规定,因违反中国法律被中国公安机关取消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用人单位应解除劳动合同,劳动部门应吊销就业证。根据《规定》第27条的规定,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48.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败诉节点提示】败诉节点一、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败诉节点二、订立 违约金等形式收取。 【李迎春律师建议】严格执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避免有以上违法行为。为避免员工不当行为造成公司损失风险,可向第三方商业保险机构或金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92.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八十七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有关:经济补偿金=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 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安排职工休年假,应当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0926.html -
了解详情
规章制度损害了劳动者权益。这个条件比较容易理解,笔者举个例子,实务中有的单位规章制度规定,劳动者一个月内第一次迟到罚款300元,第二罚款1000元,第 是严重侵犯劳动者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劳动者一方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而且无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二、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6164.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用工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其一,企业与劳动者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为企业提供劳动;其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根据某类其他协议而产生的用工关系,比较典型的 是在员工离职时集中爆发出来。这一阶段导致风险发生的主要情形有: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不符合法律规定;员工擅自离职,拒绝办理工作交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8040.html -
了解详情
的无棣分公司出具的接受刘某家属提交保险理赔资料的收据,不能作为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三、程序违法。工伤认定过程中,如果被申请人否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3310.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在解除患病职工时条件要求更为严格。 首先,在法律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能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其次,在医疗期满后,劳动者不能胜任原工作内容的,也 》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有关规定,单位擅自使用童工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承担如下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557.html -
了解详情
其行为就属于法律规定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违法行为。此时,劳动者应据理力争,应当采取一定的策略,要求用人单位仍按月发放工资。劳动者在准备据理力争自己 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属的劳动监察大队。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您因此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是用人单位仍不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这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6606.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受理对违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的举报和投诉; ;(二)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三)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82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