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只能实际地利用土地,但不能在法律上享有真正的权利。自1983年确立家庭承包经营制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就在所有权和使用权两权分离的轨道上,沿着赋予农民 斥期间问题就形成法律漏洞。笔者认为,可以类推适用《合同法》第75条关于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的除斥期间,即1年。 问题在于,成员权是否属于《侵权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423.html -
了解详情
主包方承担连带责任纠纷风险。4、分包索赔纠纷风险分包索赔在分包方又叫二次经营或费用补偿。这种纠纷和解和调解的难度很大,往往主包方吃亏,直到走上 分包合同内容、形式不合法的风险。主要包括违反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完成和除总承包合同约定的分包外,未经业主同意的分包。不仅总包单位拟分包的事宜需事先征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48.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林权是物权法的复合型权利。第一,它以用益物权为主干,通过法律及合同与森林所有权发生联系,并与林木所有权发生联系;第二,林权中的抵押权属于他物权 林地抵押权列为法定物权,但作为林权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通过修改森林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抵押权予以法定化,这是物权法所承认的。参见前引[3]。 [7]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87.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权利。正当的程序保障合法的权利,如果没有正当的程序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的合法权利难以得到保障。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 征收行为无法监督。 (七)农民土地承包权难以保障 长期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整个农村政策的核心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74.html -
了解详情
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对农民的影响非常大。根据此政策,在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期内,农地不得调整,这与《物权法》的规定是相契合的,但是在30 是承包方,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阻止。不得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农户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变更土地承包合同。在这条规定中,特别值得注意到是,其强调了不得假借少数服从多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97.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对此,2003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5条进一步明确做出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权干涉农村土地 。该法第61条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利用职权干涉农村土地承包,变更、解除承包合同,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或者强迫、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84.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对此,2003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5条进一步明确做出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权干涉农村土地 。该法第61条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利用职权干涉农村土地承包,变更、解除承包合同,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或者强迫、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94.html -
了解详情
勤华) 五、 中国农村现存习惯法的实际情况 (一) 现行法承认的习惯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 (二) 现实社会中得到默认的习惯法 1、 山东周村和深圳模式股份合作制 使用习惯的规定之外,在第96条和第212条等条文中也可以见到许多合同另有约定者云云的规定。 通过上述考察,首先应该肯定现有草案并非完全无视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20.html -
了解详情
但公司设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并未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是依法经营。后该公司被他人承包经营,承包人在经营活动中实施犯罪行为。按照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应认定为 责任;对于单位贷款诈骗,不以贷款诈骗罪定性(贷款诈骗罪无单位犯罪),而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从司法实践中上述两种处理办法来看,其标准并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56.html -
了解详情
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合同、资料、证明或未提供担保的承诺性文件; (6)保证人为中外合营合作企业,应提供该公司(企业)董事会;承包经营企业的,还 至60%;其他动产可以为抵押物市场价格的60%至80%。 抵押物的价值不足以担保主合同债权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另行提供保证人的担保,以及其他抵押担保、质押担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