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的上诉期间和申诉期间内没有实施上诉权和申诉权,在该法定期间超过后即丧失上诉权和申诉权。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27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 上的效力,法院不会以此作为判案的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对证据提出权的丧失加以规定。关于民事诉讼权利的丧失条件不外乎法律规定和法官自由裁量两种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0.html -
了解详情
者的地位。然而法院可以不需要当事人的申请而凭再审职权自行启动再审程序,如此就违背了民事诉讼法关于当事人的不告不理原则和法院的居中裁判原则,有可能导致法院自身 的期限也应与原来向法院申请再审一样,以二年为限。 第五、规定没在法院上诉和申诉的,检察院不予抗诉。因为如果在当事人没有享受应用在法院内部的救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74.html -
了解详情
的本性和单位本位主义考虑,仍然不能保证案件能够得到公正的结论,同时也使当事人在心理上一直不能放弃继续申诉的决心。有数据显示,抗诉案件由上级法院提审的改判 一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民事抗诉权的规范与行使: (一)加强民事抗诉权的立法,使之具体化,可操作化。现行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规定与司法解释关于民事抗诉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291.html -
了解详情
了最高法院的审判监督庭,接着谈论了审判监督程序以及民事诉讼法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情况。他把审判监督的概念归纳为三点:一点是原判决已经发生了法律效力,第二个 第三对于抗诉后进入再审做了一个期限的规定。 0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有什么特点?在我看来,是第一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再审之诉。学者一直主张去构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10.html -
了解详情
特色的规定充分反映了我国诉讼模式的强职权主义色彩。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除了在具体程序上做了改进,基本保留了审判监督程序这一特色。 长期以来,我国申诉量 解决,这个遗憾不知要留到什么时候!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的规定,凡属法院审判工作和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49.html -
了解详情
的本性和单位本位主义考虑,仍然不能保证案件能够得到公正的结论,同时也使当事人在心理上一直不能放弃继续申诉的决心。有数据显示,抗诉案件由上级法院提审的改判 一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民事抗诉权的规范与行使: (一)加强民事抗诉权的立法,使之具体化,可操作化。现行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规定与司法解释关于民事抗诉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41.html -
了解详情
的受理,主要是从民事抗诉案件的案源来看的。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对民事抗诉案件的案源作出具体规定,而在最高人民检察院1992年的《关于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抗诉工作暂行 ,在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案件中,检察机关有权维护国家权益,可以根据自行发现,他人检举,申诉的案源而提出抗诉。 (三)对调解和执行中的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92.html -
了解详情
的本质,决定了审限与效率,并决定了司法的价值与权威,因此,针对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设立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改进与完善其程序显得更加 举出的新证据﹖笔者认为,再审程序中新证据的界定,应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4条《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46.html -
了解详情
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这三部诉 讼法律中。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这部诉讼法律的规定精神,审判监管制度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审判监督提起或引起的主体有 交办的指令再审案 件或提再审案件、人大监督的案件,以及当事人提出申诉的案件,这些案件均由本院审判监督庭对其原判是否正确进行复查。但当前,审判监督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10.html -
了解详情
种:终审,终局裁判、不可撤销裁判以及未确定裁判。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再审程序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一词,似乎不 ,实质要件。当事人申请再审还应满足实质性要件,也就是要有法定再审事由的存在。总而言之,民事诉讼法关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诉讼要件规定实际上是按起诉程序来规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