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庭审活动,提高庭审质量和效率,是公正司法的必然要求。本文仅从行政诉讼的角度,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行政审判的实践经验,思考庭审规范化的 当事人关于案件事实的叙述也是诉讼证据之一。固定证据包括固定当事人陈述。归纳当事人的诉讼争议,是审理案件的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归纳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78.html -
了解详情
出现自认证据规则的雏形[1];但在当时,它与“供辞”、“款服”[2]即当事人陈述、被告人口供,并没有明确界限,并不是现代证据法意义上的自认。由于 权利。法官质证则是为了核实证据效力,为客观科学地认证做准备。民事和行政诉讼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代理人以及刑事被告人的辩护人均应是质证主体。——自认证据质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1.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均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听取相对人陈述和申辩以及听证的要求。 三、法律程序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司法统计2000年— 成的,缺一不可。从行政行为的过程来看,最终对当事人产生实体影响的决定正是在内部程序形成的。而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对该内部程序的不举证,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2.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救济途径,这是典型的告知制度。四是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这是听取意见制度的核心内容。[27]此外,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 委托方以委托方的名义行使权力,其自身并不获得行政主体资格,不能作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被申请人或被告,其行使权力的具体行为比较难受到行政法治的有效规范和控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253.html -
了解详情
去伪造证据。证据收集就是为了查明和证明案件事实。无论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行政诉讼案件,调查人员在诉讼中,都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全面地收集 一般为案件中的证人、被害人,以及行政案件中的双方当事人,形式为证人证言,被害人的陈述以及当事人陈述。询问笔录一定要客观真实、主次分明。(二)讯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774.html -
了解详情
设计受案范围时的考虑因素并不是否定权益问题在诉讼制度中的重要性,因为行政诉讼解决的毕竟是纠纷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争议,只是要把权益问题放在合适的位置,如被诉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在《若干意见》和《若干解释》中都试图对行政行为从总体上作出一个陈述式定义性规定(注:《若干意见》第1条和《若干解释》第1条第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34.html -
了解详情
伪造证据。证据收集就是为了查明和证明案件事实。无论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行政诉讼案件,调查人员在诉讼中,都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全面地收集 一般为案件中的证人、被害人,以及行政案件中的双方当事人,形式为证人证言,被害人的陈述以及当事人陈述。询问笔录一定要客观真实、主次分明。 (二)讯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573.html -
了解详情
和探讨。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概念,价值,规定,完善 一、 逻辑起点:何为行政诉讼视野中的非法证据排除? 诉讼必有证据,“证据问题是整个诉讼活动的中心问题”。 资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的陈述;(六)鉴定结论;(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该条文规定了行政诉讼证据的七种法定形式,不具备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68.html -
了解详情
视听资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的陈述;(六)鉴定结论;(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该条文规定了行政诉讼证据的七种法定形式,不具备该 来决定证据是否可以采信。进一步的,基于行政权力较之于行政相对人力量的强大,基于行政诉讼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控制的价值,笔者认为对于行政权力应当严格依法行使,违反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5.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公共利益的存在并不能成为调解制度存在的障碍。反之,禁止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进行调解,使当事人之间的和解完全游离于人民法院的审查范围之外,恰恰容易造成国家利益、 。即便是实施羁束裁量行为,法律仍保障相对人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享有陈述权与申辩权,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决定之前,有听取相对人意见的程序性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