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其他人财物的,以受贿罪论处 人员的代表,如原本是工人、农民、演艺员、运动员、专职教师、专职科技人员、个体手工业者等的代表;人民法院的陪审员、人民检察院的特邀检察员、监察部门的特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606.html -
了解详情
。举报一般是举报人对可能存在的渎职行为和行为人向有关机关检举揭发。举报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一项广泛的民主权利, 论坛,2008(2):120-124. {6}喻继东,徐海.和谐社会语境下职务犯罪侦查启动机制的技术改良[A].张智辉.中国检察(第15卷)[C].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34.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法 2000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20次会议通过《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一条规定:行为人系 共犯中主体地位的前述分析,关于内外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共同贪污公共财物的犯罪行为的定性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即只要有特殊主体参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32.html -
了解详情
对国家的极端危害性有了明确的认识。所以,理论界提出,应将国家机关公职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列为贪污罪侵犯的客体,这样才能反映出贪污罪危害的实质,有利于提高 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外,还概括规定了其他手段。例如刑法第39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13.html -
了解详情
独立罪名。第388条规定与第385条规定的公务受贿罪,虽然犯罪主体相同,但行为特征明显不同。前者不是直接利用本人职权,而是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所形成的便利 托人谋取这种利益的,便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 斡旋公务受贿罪是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实施的,而且为他人谋取的是不正当利益,而公务受贿罪则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65.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危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过去有人把渎职罪称为统治阶级内部的犯罪,这是因为此类犯罪的主体都是政府官员 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的第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对明知有本规定所列犯罪行为的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诉的,比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609.html -
了解详情
以下几种: (一)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行为 职务侵权行为,或称职务侵权损害行为,是指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并造成 公共场所、道旁、通道等可能危及行人的场所进行。公共场所因为其特殊性,出入人员的广泛性,在这些场合施工,具有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危险的可能。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03.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危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过去有人把渎职罪称为统治阶级内部的犯罪,这是因为此类犯罪的主体都是政府官员 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的第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对明知有本规定所列犯罪行为的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诉的,比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82.html -
了解详情
处,这也是民法典必须着力解决或避免的:第一,其只解决了企业法人的侵权行为能力问题,不适用于非企业法人,如社会团体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如何分配非企业法人机关 的行为承担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侵权行为编第62条规定,法人的工作人员因执行职务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的,法人应承担侵权责任。法人赔偿后,可以向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15.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管制都会创造出这种差价收入,即创造出租金,而一切利用行政权力大发横财的行为统称寻租活动。⑴我国由于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造成政府对企业微观活动还存在很多 运用利益杠杆适当调整和引导公职人员的行为,一方面增强国家工作人员抵御诱惑的能力,另一面促使其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是提高职务犯罪直接成本的有效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