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日本刑法区分盗窃罪、侵夺不动产罪、诈骗罪、使用电子计算机诈骗罪、恐吓罪,就是因为这些犯罪的行为无价值程度不同,因而违法性不同。[20] 可是,日本刑法 行为人也必须对自己没有报警的行为负责,因为这样可以预防其他人遇到火灾时不报警。不能不认为,这是将人作为一般预防的工具了。 [43] 一般人在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66.html -
了解详情
观点,日本刑法区分盗窃罪、侵夺不动产罪、诈骗罪、使用电子计算机诈骗罪、恐吓罪,就是因为这些犯罪的行为无价值程度不同,因而违法性不同。[20] 可是,日本刑法 行为人也必须对自己没有报警的行为负责,因为这样可以预防其他人遇到火灾时不报警。不能不认为,这是将人作为一般预防的工具了。 [43] 一般人在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46.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 15 ] (p. 148)。作为行为论研究对象的持有行为概念是在前一种意义上使用的。我国刑法理论中的犯罪构成由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 是委托人对持有物进行实力支配、控制的物质工具。这与委托人以自身的力量直接占有持有物没有实质区别, 完全可以纳入事实支配的范围, 径直肯定其可罚性, 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43.html -
了解详情
第1条第(2)项规定为骗购外汇的一种行为方式。在实质上,这种重复使用的方式是骗购外汇的行为,因为其重复使用,就是在此次购买外汇中已不符合 犯意,即明知自己使用欺骗方式向外汇指定银行购买外汇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而希望这种骗购外汇结果发生,是否得逞不影响其犯罪主观性。这种犯罪的主观性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75.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中。 (十)放弃可能重复侵害的行为的定性之争 放弃可能重复侵害的行为,一般是指犯罪分子使用本可以一下子造成犯罪结果的工具,实施了足以发生其所追求的犯罪 给予了协力,因而被协力者与协力者之间缺乏共同犯罪故意的情形。在中国刑法学界,对不知情的他人不构成共同犯罪这一点,没有争议;但在对于给予协力的一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82.html -
了解详情
一审法院认为:(1)被告喷洒剧毒农药,虽无损害他人之故意,但其违反了《广州市农药使用管理规定》,在水果上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甲胺磷,14负有次要责任;( 学说、对过错的若干分类其实都是说明性的,或介绍性的,而不可能是对真实世界的精确描述。当然,对物质世界进行切分时,对象不同,工具和方式也要有所变化。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18.html -
了解详情
但它不能解释行为人利用使自己陷于限制责任能力状态实施犯罪的可罚性问题,原因在于间接正犯成立的场合,被利用的工具应是无责任能力者;而此种场合下的 月和次年2月,分别拿走他人所有的17个坐垫和2件衬衣。最高裁判所指出:即使被告人在失去自制力的当时没有责任能力,但在连续使用麻药时,被告人是有责任能力的,而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55.html -
了解详情
告发行为。[1](P1355~135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0条规定的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予以 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只能构成妨害作证罪,而不能构成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857.html -
了解详情
地便利,但是同时信用卡已成为犯罪分子的重点犯罪目标,信用卡诈骗犯罪便是依托信用卡这一新兴的金融工具。由于信用卡的使用是以持卡人的个人信用为基础,并可以透支 是经过催收仍然不还款。其中透支额度是指各发卡银行规定的持卡人可使用的个人信用担保短期贷款数额,对于透支的持卡人各发卡银行可以根据还款期限进行催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611.html -
了解详情
甚至国有企业等;有的境内外结合在中国境内集多种犯罪于一身的有组织的犯罪行为。 有的受雇于他人,充当打手或使用绑架、威逼、殴打等手段代人强行索要债务 》第七条规定,对黑社会性质组织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分子聚敛的财物及其收益,以及用于犯罪的工具等,应当依法追缴、没收。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