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的从事公务的人员索贿、受贿的犯罪,以及其他章节中明确规定按照分则第八章贪污、贿赂罪的规定定罪处罚的 》第37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33.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标准:其一是对个别危害大、取证难的刑事案件。如贿赂罪取证难度就很大,在贿赂罪当中,行贿和受贿通常是秘密进行的,往往出现了所谓一对一的 论坛(第二卷) [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 [6]樊崇义等.刑事证据法原理与适用[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4). [7]王尚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10.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时索贿受贿、徇私舞弊并导致枉法裁判的。 6.适当地提高受理再审案件管辖法院的级别,并针对不同性质的再审申请作出相异的受理规定。目前,刑事司法 规则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4}〔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M].刘迪,张凌,穆津.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王福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77.html -
了解详情
对此罪的取终处理上看,其法定最高刑5年,相对于其事实上系贪污、受贿、走私等犯罪行为所得处刑要轻得多。实质上是因检察机关不能查明巨额 自诉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必须提供证据被告人有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后,认为自诉人起诉的案件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应当受理。如果起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49.html -
了解详情
的可能性,即合理怀疑,而不是一切可能性。 其次,有人认为排他性标准是指对案件事实的证明达到100%的真实性,这种100%真实的说法忽视了相关性标准的存在。①如我 怀疑证明标准:其一是对个别危害大、取证难的刑事案件。如贿赂罪取证难度就很大,在贿赂罪当中,行贿和受贿通常是秘密进行的,往往出现了所谓一对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63.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得详尽具体,一般采用列举式的规定,容易理解,便于操作。[3]我国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审理,坚持事实审和法律审相统一,进行全面审查,为了对确有错误 不公的;4.有新事实或证据足以推翻原裁判认定的事实或证据的;5.司法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五、再审程序之启动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63.html -
了解详情
更加公开化、频繁化,盗窃几乎成为无所不在的、发案率最高、人们普遍担心的犯罪,综观近十年来我国刑事案件的统计数据,抢劫、盗窃、诈骗、抢夺等侵财型案件一直占 重刑法典,刑法中的死刑罪名70余个,盗窃、贪污、受贿以及大量纯粹的经济犯罪的法定刑都有死刑规定。刑事诉讼法中没有无罪推定原则和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完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10.html -
了解详情
又在何处下面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研析。? ( 一 ) 程序正义还是结果正义:刑事司法正义的意义解读③ 英文中的 justice ,既可译作司法,也可译作正义,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 四 ) 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从中不难看出,不管是对事实的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79.html -
了解详情
双重危险原则的涵义及确立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专指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案件被告人,不得再次起诉和审理,强调判决、裁定的既判力。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4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该法第205条规定法院、检察院在发现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91.html -
了解详情
,多数在今天看作是犯罪的一些行为被作为侵权行为处理,并没有形成专门处理刑事问题的程序。案件的审理分为法律审和事实审两个阶段。法律审阶段以证诉为终结 再审,其纠错的效果不能不令人产生怀疑,尤其是对那些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案件。此外,规定由做出生效裁判的原审法院的上级法院再审,还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