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制度的法律规范散置于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典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之中。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刑事证据制度存在明显不足,最集中的表现就是没有形成系统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对非法取得的言词证据持排除态度;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65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209.html -
了解详情
。 【关键词】鉴定结论;证据地位;质证;认证 【写作年份】2002年 【正文】 鉴定结论是鉴定活动的结果,是刑事、民事或行政诉讼得以正确、公正处理的重要 的,但是他们必须说明不同意鉴定意见的理由。[3] (三)我国鉴定结论的证据地位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鉴定人与证人、辩护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39.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进行有针对性的答辩,便于及时形成争议焦点。对法院而言,原告提供适当的起诉证据,也有利于法院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有的放矢的举证指导,同时对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也 这一要求正过来表达便是:事实清楚,证据充足。然而,事实清楚、证据充足这种表达比较抽象,而且难以同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明显地区别开来,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96.html -
了解详情
将市场经济的机制和因素引入中国的经济活动之中。一些反映市场经济规律的程序规则和证据规则逐渐产生,民事诉讼法的修订被提上议事日程。1991年民事诉讼法修订后颁布实施 诉讼领域都实行着,刑事诉讼中定罪量刑离不开证据,行政诉讼中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判断离不开证据,民事诉讼中对民事权利义务的判断也离不开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95.html -
了解详情
负担。 [15]See Morgan, Basic Problems of Evidence, Chapter 2 Burden of Proof, Meanings of Burden of Proof. [16]参见曾华松:《行政诉讼证据法则(上)对于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有关依职权调查事实及证据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76.html -
了解详情
了我们较为明确的答案。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诉证据规定》)第47条以及《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行诉 ,有利于我国建立和完善鉴定人出庭质证制度,有利于法官和当事人把握和了解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有利于确立司法鉴定和司法审判的权威和公信力。 【作者简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56.html -
了解详情
仅作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我国三大程序法中,民商事及行政诉讼都有了证据规则,刑事诉讼则没有证据规则的具体规定,与执掌生杀予夺大权的刑庭沉重的审判 的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刑事诉讼中没有举证时限的规定,对控辩双方交换诉讼证据也缺乏规定,刑诉法第128条规定辩护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93.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 随着我国刑事立法的不断完善以及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使证据开示制度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 年 3、《证据学》群众出版社1987年 4、《民事诉讼法学》人民法院出版社1989年 5、《民事诉讼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6、《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76.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制定涵盖刑事诉讼证据、民事诉讼证据和行政诉讼证据的统一的证据法典;二是分别制定三大诉讼证据法典;三是像大陆法系各国一样分别在三 辩双方之上。侦查对于起诉、尤其对于审判不再具有支配作用,反过来,侦查阶段获取的证据要经受来自于法官和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的实体性与程序性的质询、审查和评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68.html -
了解详情
不涉及案件性质、且贴近诉讼法规证据分类中的物证这一证据门类,因此为多数学者认同。同时,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仲裁、纪检、诉前鉴定 琴.论法科学学科建设[J].中国司法鉴定,2008,(2). {9}龙宗智.证据分类制度及其改革[J].法学研究,2005,(5). {10}邹明理.物证技术[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