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这一用工形式最终名存实亡。 十、关于处分协议的效力 劳动争议案件中,不少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会就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事宜达成协议,包括相关 谈判;因此,在性质上仍然应当认定为劳动合同的一种,在效力规则上仍应当首先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基于此,《解释三》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684.html -
了解详情
和地区经济补偿的立法规定[3] (一)英国的经济补偿制度 在英国,劳动合同解除成为现代劳动法的核心问题。[4]许多劳动纠纷都与劳动合同的解除有关。有关 的相关安排包括经济补偿达成一致,不必拘泥于法律的规定或者完全依赖成文法关于经济补偿的规定。换言之,通过谈判或协商,工会或雇员代表也可以要求雇主为雇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24.html -
了解详情
后承担的并非违约责任 上已述及,劳动者依劳动法第32条及其若干问题适用中所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予以办理,这是一项法定 年限。这种计算方法对双方来说是比较公平的,并且也符合《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第三条的相关规定。同样本文认为飞行员入职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9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因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者随时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 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70.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4]。2016年11月 。 3.关于录用条件的标准,我国的劳动法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极易造成劳资双方的争议。本文建议应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录用条件也必须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2681.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非法解雇责任。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解雇劳动者,工会认为解雇 基数的工资为解雇前最后3个月的平均工资。此外,雇主不遵守法律关于补偿金规定的,则须再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补充性赔偿金。 [10] (五)日本解雇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775.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人员,并最终发展到对所有知悉商业秘密的雇员。 关于竞业限制的概念,无论是公司法、劳动法,还是其他相关法律并未作出明确、直接的规定。有学者认为,劳动合同法 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对于离职后的竞业禁止,各国法律或者未予规定,或者将其归于可以由当事人自由约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020.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有效?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赋予了劳动者试用期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力,且该解除 社会保险费。劳部发[1996]354号《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3条之规定,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也就是说,试用期同样属于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972.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禁止权利滥用以及公序良俗基本原则的影响,是民法基本原则在劳动合同解除领域的具体化和体现,同时体现了劳动法强烈的社会政策色彩。相比《德国民法典》简单 雇员的行为以及雇主自身经营的需要。关于雇主不当解雇的责任,《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该法第47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135.html -
了解详情
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通知用人单位。该条规定和德国非常解雇制度相似,条文中列举 密不可分。如果拒绝加班会直接或变相成为被解雇的理由,限制工作时间的规定就没有实际意义,这是我国劳动法借鉴德国经验需要注意的地方。 [41]即使特别法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5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