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法院的证人,而应视为当事人的证人;不应在立法上规定针对证人的强制措施以迫使其出庭作证[12]。尽管该主张在援引比较法有关资料等论据及论证过程上 的问题。所以将来立法时大体上可沿袭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中关于证人出庭的程序规范基本架构,即明确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不宜规定使用人身或财产上制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06.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等方面的考察和分析,可以使我们获得对中国民间调解制度如何发展的某种启发,特别是建立退休法官调解制度;发展民间调解,建立私人调解制度;赋予民间调解协议效力, 行政机构的目的本来是处理那些面广量大、需要立刻解决的事务,可行政机构的办案程序也在变得司法化。美国人开始反思司法过程对于现实生活的作用,不仅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07.html -
了解详情
如系后者,可根据情节是否严重对直接抚养一方采取批评教育甚至是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勒令其改正错误行为,说服子女同意探望。 (三)对策与建议: 探望权 4、修改民事诉讼法,将探望权纠纷和亲子关系确认等案件列为非讼事件,适用特别程序,允许调解结案,法院一审裁决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不允许提起上诉。这样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78.html -
了解详情
形成共识的途径28。 除了书证和证人证言之外,还有一种证据方法的作用值得特别关注。这就是当事人陈述。尽管在现行诉讼法上当事人陈述与其他证据一起并列为七种 。从一审案件的起诉受理到二审、再审以至强制执行程序的终结,诉讼的全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任何阶段的改革措施及其引起的程序变动都可能给其它阶段的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33.html -
了解详情
到行政程序领域,要求决定者中立,即程序制度应当确保与行政事务存在某种利益关系的人不具备担当决定者的资格(如行政强制回避和禁止决定者与当事人一方单独接触制度 ,避免凭自身偏好予以取舍,从而达到正当性标准与外化的法律原则的相互统一。要特别注意:(1)必须准确把握法律规范授予特定机关自由裁量权的目的。(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47.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而言,都是第二位的。它们也都有一定的裁量权,都有相应的程序规范,有些执行行为与司法一样具有被动性--我们常常认为行政权是主动的,司法权是被动 以发生违法行为或相对人不履行义务为前提。相形之下行政监督、行政指导、行政计划、行政强制措施(不同于行政强制执行)等才具有典型的主动性。 [23]根据裁量余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72.html -
了解详情
的业务素质,加强对专业法律知识的学习,逐渐形成基本的执法法治意识,熟悉执法程序的具体法律规定,与此同时认真贯彻道路运输管理人员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在执法检查 措施手段,在特殊情况下可与公安机关等部门联动、配合,通过法律强制措施途径予以解决。 (一)交通行政处罚过程中宽严相济政策的贯彻实施 1、交通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43.html -
了解详情
,将行政抵抗权局限于少数几个部门不足以保障人权。行政机关的行为不仅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确认、许可、征收等方式也是经常使用的,在采用这些方式时,也 局限于行政执法,相对于德国对所有行政行为规定无效行政行为来说,范围明显小。而且该规定划定的执法行为将特别程序如合同、指导、裁决、调解和应急排除做了单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346.html -
了解详情
日,如果当事人均未到场,可不宣读判决而只指出判决主文。3.原则上不实行强制律师代理制度,以当事人自己诉讼为原则,当事人可以自己实施诉讼或通过任意一个有诉讼 ,被告仅要求延期或分期返还,而原告不同意。[66]王强义:《民事诉讼特别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215页。[67]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3.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同时, 标准。大致说来,如果是成文法国家,其民法典可以归入民事基本法律,而单行法、特别法中的民事法律规范大致可以归入一般民事法律。我国的民法典立法工作尚未完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20.html -
了解详情